熨斗(英语:Clothes iron、Iron),又称火斗、北斗、金斗、钴𬭁[1][2],是一种以热力将起了皱褶的衣服布料熨直的工具。早期的熨斗以热水或燃烧木炭为热源,现今已普遍被电加热电熨斗蒸汽熨斗所取代。

现代电熨斗

名称

编辑

熨斗有多种别称,其古代英文名称为“Sad irons”,Sad的意思作为“固体”之意,源自当时的熨斗主要是可达5至9英磅(2.3至4.1千克)的金属块。[3]中文名称的“熨”字则来自火斗,因为需要以炭火生热。[4]而斗字则是来自其古代烹调用具的外形。[5]并自《说文解字注》中的“上象斗形,下象其柄也,斗有柄者,盖北斗”一言中获得了“北斗”一称。[5]

历史上的熨斗

编辑

熨烫衣物的纪录最早出现于公元前400年左右,古希腊人会使用一种称为“Goffering iron”的烧铸圆形铁棒在长袍上做出折皱的效果。[6]古罗马人则使用扁平的金属板去除褶皱。[6]

相传熨斗在中国历史中的发明时间早于商朝末年,西晋著作《帝王世纪》中描述熨斗当时是纣王为了用以在烧烫行刑使用,为炮烙的灵感来源。[7][2]到了西汉时(约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熨斗已经转为由人民熨烫衣服使用,他们会在金属锅子或勺子内装满滚烫的、沙子或热水,再将其放在织物上以抚平皱纹。[8][6][9][2]

到了17世纪,除了意大利人则是使用加热的皂石来熨烫衣服之外,多数欧洲人是利用加热的D字型铁板达到同样目的,这也成为了熨斗的雏形。[8]

 
“平熨斗”,这种熨斗需要直接加热使用

最早有接近现代形状的熨斗则来自约公元1300年,称之为“平熨斗”(Flat Iron),这种熨斗需要经过火烤热之后,隔着另一层布(以防被加热的碳粉等弄脏)以将衣物烫平。[6]并且在不使用时,需要定期清洁、用砂纸打磨并涂油以防止生锈,并确保其能够在干净的衣服上平稳滑动。[3]

 
熨斗架

因为这时候的的熨斗仍受限于不能控制温度,故发展出了额外的熨斗架以在熨斗冷却后能马上更换另一个熨斗使用。[9]

 
“盒熨斗”,这种熨斗是将内部的铁块、煤炭或其他加热元件烧热后再使用,加入木柄以防烧烫的设计约在1870年代出现

下一个出现的设计是“盒熨斗”(Box iron),这种改良后的熨斗是将加热物至于下方的盒内,因而有效的避免了碳粉脏污的问题而被持续使用了数百年。[6]但仍需要在衣物上先洒水使用。[10]

 
“燃气熨斗”,燃料自后方输入在里面燃烧以保持热量,并有效减轻了重量

1870年代,“燃气熨斗”(Gas iron)被发明以减轻重量。[6]并使用了乙醇天然气鲸油等燃料来加热。[9]而1882年出现了第一个申请电熨斗专利的人——Henry W. Seeley。[6]1920年代时则出现了能持续保持一定温度的熨斗,以及另一种能带有蒸气功能的熨斗。[6]1953年时则发明了喷雾蒸汽式电熨斗。[5]

现代熨斗

编辑

现代熨斗并使用恒温器来保持温度稳定,当加热元件变得过冷或过热时,恒温器会打开或关闭以控制温度。[9]该恒温器的运作原理为两片被固定在一起的不同热膨胀系数金属片在被加热时,会因此弯向系数较小的一侧并造成断开。[11]

熨斗的底板多以不锈钢制成,当使用时,储存于熨斗内的水会流至加热的金属版上,形成蒸气喷洒至衣物上以达到熨平的目的。[9][5]

现在熨斗有另一种手提蒸气熨斗的形式,并能将衣服悬吊可来熨烫。[12]

用途

编辑

除了用以熨平衣物之外,古代中国民族也用以熨烫纸绢,使其平整。[5]宋朝时还会将熨斗用作以酒杯使用,或将香料或者点燃的沉香加入熨斗内以同时增加衣物香气,成为了当时消耗香料的主要来源。[5]

风险

编辑

因熨斗需要加热和使用水,产品问题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火灾烫伤等危险。[11][13]

文化

编辑

美国纽约市熨斗大厦,即因状似熨斗而得名。[14][15]而印度人至今仍会使用传统的木炭式熨斗。[16]

中国古代的熨斗中有刻度,有丈量天下的意思,并引申出“顺从忠诚”、“前途坦荡”的涵义。[2][5]《骖鸾录》纪载:“路旁有钴𬭁潭。钴𬭁,熨斗也。潭状似之。”,并因此延伸出了一些相关地名,如熨斗镇[5]

现在世界上拥有数处收藏大量熨斗的博物馆,如深圳观澜鳌湖老村古代熨斗博物馆,乌克兰的Radomysl Castle英语Radomysl Castle,也收藏了150个古代熨斗。[17][1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日製熨斗. 开放博物馆. [2023-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0) (中文(繁体)). 
  2. ^ 2.0 2.1 2.2 2.3 武威铜龙首柄熨斗,看看讲究穿着的古人如何保养衣物. 兰州晨报. 2021-06-17 [2023-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0) (中文(中国大陆)). 
  3. ^ 3.0 3.1 Hand Iron and Trivet. 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 [2023-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6) (英语). 
  4. ^ 辭典檢視 [火斗 : ㄏㄨㄛˇ ㄉㄡˇ]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dict.revised.moe.edu.tw. [2023-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9) (中文(台湾)).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国际博物馆日 | 小小熨斗中承载着怎样的故事? _. 艺术中国. [2023-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1) (中文(中国大陆)).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National High Magnetic Field Laboratory. Smoothing Iron – 1882. Magnet Academy. [2023-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9) (英语). 
  7. ^   太平御覽. 维基文库. 
  8. ^ 8.0 8.1 Craughwell, Thomas J. 30,000 years of inventions. New York: Tess Press. 106 [2023-10-19]. ISBN 978-1-60376-324-0 (英语). 
  9. ^ 9.0 9.1 9.2 9.3 9.4 The History of Ironing. Starlet Cleaning. 2014-03-28 [2023-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9) (英语). 
  10. ^ 温盛秀. 熨斗. 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联合目录. [2023-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5). 
  11. ^ 11.0 11.1 徐政聪; 洪启智. 蒸氣電熨斗選購與使用指南 (PDF). 经济部标准检验局. [2023-10-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2-01). 
  12. ^ 傳統熨斗vs手提蒸氣熨斗 消委會分析兩類熨斗優點 附3大使用竅門|科技玩物. 香港01. 2023-03-29 [2023-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9) (中文(香港)). 
  13. ^ 【消防知识培训】电气火灾不可小觑. [2023-10-19]. [失效链接]
  14. ^ Alexiou, Alice Sparberg. The Flatiron: The New York Landmark and the Incomparable City that Arose With It. New York: Thomas Dunne/St. Martin's. 2010: 59. ISBN 978-0-312-38468-5 (英语). 
  15. ^ Roberts, Sam. 15 "Flat Iron Building". Building A History of New York in 27 Buildings: The 400-Year Untold Story of an American Metropolis.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9-10 [2023-10-19]. ISBN 9781620409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6) (英语). 
  16. ^ 連內衣褲都要燙得平整?印度的燙衣生活學. DQ 地球图辑队. 2020-12-06 [2023-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4) (中文(台湾)). 
  17. ^ 聂灿. 深圳藝術家建"熨斗博物館" 碉樓裡藏400把古代熨斗. 深圳商报. 2015-01-23 [2023-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0) (中文(中国大陆)). 
  18. ^ Богомолець. О. "Замок-музей Радомисль на Шляху Королів Via Regia". — Київ, 2013

延伸阅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