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龙属
热河龙属(属名:Jeholosaurus)是鸟臀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中国。热河龙是小型、原始的鸟脚类恐龙,属于热河龙科。
热河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前期,
| |
---|---|
热河龙的骨架模型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鸟臀目 Ornithischia |
科: | †热河龙科 Jeholosauridae |
属: | †热河龙属 Jeholosaurus Xu et al., 2000 |
模式种 | |
上园热河龙 Jeholosaurus shangyuanensis Xu et al., 2000
|
目前已经发现两个标本,化石发现于辽宁省北票市上园镇的陆家屯,该地属于义县组,地质年代约1亿2500万年前,相当于阿普第阶早期。这些化石位于凝灰岩层,被推测遭到火山爆发的火山灰所掩埋,火山灰覆盖半径50到60公里的范围。模式种是上园热河龙(J. shangyuanensis),在2000年由徐星、汪筱林、尤海鲁等人根据两个部分骨骼来叙述、命名。属名意为“热河蜥蜴”,以中国的前行政区划热河省为名,化石发现处过去曾经被划分于热河省。种名则是以化石发现处所在的上园镇为名[1]。
特征
编辑热河目前已经发现两个标本,都属于幼年个体,其中一个可能已达亚成年个体[2]。正模标本(编号 IVPP V 12529)曾遭到挤压,体型较大,包含:一个不完整颅骨、下颌、颈椎、尾椎、股骨、胫骨、腓骨、第一到第四跖骨、以及趾骨。第二个标本(编号 IVPP V 12530)是一个不完整颅骨与颈椎,保存状态较好,体型可能较小。
科学家根据这些骨头,推测正模标本在生前的身长为71.1公分,其中尾巴占了35.6公分,不完整的颅骨长6.3公分,下颌则为5.9公分,前肢长25.4公分,后肢长33公分,股骨长9公分,胫骨长10.7公分[1]。
这两个头颅骨相当不完整。这些标本的眼眶/颅骨比例相当大,眼眶长度约是头颅骨长度的40%;口鼻部短,约是头颅骨长度的40%,显示这些标本可能是幼年个体。前上颌骨有6颗牙齿,上颌骨有至少13颗牙齿。上颌骨的颊齿略为平坦,如同其他草食性动物;前上颌骨的牙齿长而狭窄,较类似肉食性动物。综合以上两点,有些古生物学家认为热河龙是杂食性动物,同时以植物、昆虫、小型动物为食。上颌骨的下缘位于内侧深处,显示热河龙在生前可能具有肉质的颊部,位于嘴部的两侧。鼻骨的后背侧有大型鼻骨孔(Nasal foramina)。没有发现眼睑骨。方颧骨接邻一个大型洞孔,直径约有方颧骨的1/4长度。方颧骨的高度少于颅骨高度的30%。齿骨的长度是前齿骨的1.5倍。齿骨向后延伸,后缘几乎与隅骨后缘平行[1]。
股骨呈弓形,前粗隆部的位置略低于大粗隆部,第三粗隆部与大粗隆部同宽,第四粗隆部向外突出。股骨髁与股骨之间没有明显沟痕。目前已发现四个跖骨。第一跖骨呈条状,位置较后。第三跖骨最长,长约5.5公分,位置较前。虽然颈椎、尾椎被保存下来,但无法得知详细数量[1]。
分类
编辑热河龙是种鸟臀目恐龙,具有典型的鸟臀目骨盆,耻骨与肠骨向前方平行延伸,耻骨与坐骨向后方平行延伸,呈现一个四端分岔的结构[1]。
徐星等人命名热河龙时,并没有将牠们归类于任何一科,只归类于鸟臀目的分类未定属。热河龙常被归类于棱齿龙科(或称棱齿龙类),这是一群原始鸟脚类恐龙组合而成的并系群,根据以下特征:
- 前上颌骨相当长,往鼻骨方向有个圆锥状骨突,棱齿龙也有类似的特征。
- 前上颌骨有6颗牙齿,与更原始的莱索托龙相同。但是热河龙的前上颌齿较修长、弯曲,没有边缘小齿,与棱齿龙类的西风龙、奇异龙相同。
- 上颌有个眶前的小孔,长度是颅骨的14%,后方另有一个洞孔,类似棱齿龙类。
- 颧骨的后突长,类似盐都龙。
- 眶后骨、额骨具有典型的原始棱齿龙类特征。
热河龙的前上颌骨没有接触泪骨、颌部关节位置高、前上颌骨与上颌骨位于水平位置,这些则是原始特征。但是,热河龙也具有进阶型鸟脚类的特征,例如股骨大粗隆部与前粗隆部的形状。热河龙的下颌联合处愈合,显示牠们可能与头饰龙类有关系[1]。
以下演化树取自于尤海鲁等人在2009年的畸齿龙科研究[3]。
鸟臀目 |
| |||||||||||||||||||||||||||||||||||||||||||||||||||||||||
鸟臀目 |
| |||||||||||||||||||||||||||||||||||||||||||||||||||||||||||||||||||||||||||||||||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Xu, Wang and You, 2000. A primitive ornithopo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Yixian Formation of Liaoning. Vertebrata PalAsiatica 38(4)318-325.
- ^ Paul, G.S., 2010,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275
- ^ Zheng, X-.T., You, H.-L., Xu, X. and Dong, Z.-M. (2009). "An Early Cretaceous heterodontosaurid dinosaur with filamentous integumentary structures." Nature, 458(19): 333-336.
- ^ Makovicky, Peter J.; Brandon M. Kilbourne, Rudyard W. Sadleir, and Mark A. Norell. A new basal ornithopod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ongoli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1, 31 (3): 626–640 [2012-05-24]. doi:10.1080/02724634.2011.557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 ^ Han, Feng-Lu; Paul M. Barrett, Richard J. Butler, and Xing Xu. Postcranial anatomy of Jeholosaurus shangyuanensis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Yixian Formation of Chin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2, 32 (6): 1370–1395 [2013-01-06]. doi:10.1080/02724634.2012.6943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外部链接
编辑- (英文)鸟脚下目的各属简介、演化树 Thescelosaurus
- (英文)热河龙的详细骨骼资料、分类关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ino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