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
在佛教中,瑜伽师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大毘婆沙论》中,为上座部中的一个小流派。佛教研究者认为它可能是瑜伽行唯识学派与佛教密宗的前身。
历史
编辑瑜伽师最早是指修行瑜伽的禅观行者,即瑜伽士。在释迦牟尼时代,僧团中就已经出现重视禅修、头陀行的禅者。在汉传佛教中,称为禅师。
在说一切有部中,于罽宾、健陀罗地区出现的譬喻师,其特色就是重视经教与禅修,将禅观实践总结为五十五观。但在此同时,也出现一群重视自己禅修体验,超过经教的修行者,被称为瑜伽师[1]。印顺法师认为,瑜伽师最早也出于罽宾、健陀罗地区[2]
教义
编辑注释
编辑- ^ 《大毘婆沙论》卷9:“随有经证,或无经证,然决定有缘,一切法非我行相。谓瑜伽师,于修观地,起此行相。”
- ^ 印顺《以佛法研究佛法》〈略说罽宾区的瑜伽师〉:“上座系中,凡是仰推阿难的,重于达磨的,契经的一流(锡兰的分别说系,是推重优波离的,重律的),都重于禅观。……罽宾,决非迦湿弥罗(也可摄于罽宾中),主要为健陀罗以北的雪山区,即今印度西北边省北部,及阿富汗东北山地。有名的伽蓝,如大林、暗林、 离越寺,都是罽宾的僧众住处,贤圣所居(阿育王传卷二)。这一带适宜修行瑜伽,龙树‘大智度论’(卷六七)曾加以解说:“北方地有雪山。雪山冷故,药 草能杀诸毒,所食米谷,三毒不能大发。三毒不能大发故,众生柔软,信等五根皆得势力。如是等因缘,北方多行般若”。般若(禅观的一流)从南方来,到北方而获得了非常的隆盛。这由于罽宾的清凉、安静,生活不太难,适宜于禅思的缘故。”“在阿毘达磨师发达的过程中,一切有系中,重经与重禅的,还是活跃的盛行于罽宾山区。有推重契经,内修禅观,外作教化的,又从禅出教,于西元初,成(重经的)譬喻师一流。”“阿毘达磨为论师派,譬喻为经师派。当譬喻瑜伽师,从禅出教而完成经部的宗义时,专修禅观的瑜伽师──禅师派,还是持行于罽宾山区。其中比较保守( ?)的一派,西元四世纪中,盛行于罽宾,由觉贤于408年顷传来中国,这与罗什所传的譬喻系禅法不同。依慧远、慧观的经序说:觉贤所受学的,有顿渐二禅。渐禅,是罽宾旧有的。……然觉贤所傅于中国的,二道,二甘露门,四义,实为罽宾旧有的渐禅。多用婆沙论义,与婆沙论所说的“修定者”相合。”
- ^ 《大毘婆沙论》卷131:“问:眼等五识,展转无间,现在前不?答:诸瑜伽师说,眼等五识,展转无间,不现在前,皆从意识无间生故。阿毘达磨诸论师言:眼等五识展转,皆得无间而起,若不尔者,违根蕴说。”
- ^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又、一刹那五识身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从此无间,或时散乱,或耳识生,或五识身中,随一识生。”
玄奘《成唯识论》:“后开导依,有义:五识,自他前后不相续故,必第六识所引生故,唯第六识为开导依。第六意识,自相续故,亦由五识所引生故,以前六识为开导依。第七、八识,自相续故,不假他识所引生故,但以自类为开导依。”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如《瑜伽》等,……彼第三云:‘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俱生,亦非展转无间而生。’故大乘中,五识唯一刹那,必不相续,终始必然。又彼第三云:‘又、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从此无间,或时散乱,或耳识生,余五识中随一生等。’故知五识,自类前后,及与他前后,皆不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