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号交响曲 (莫扎特)

D大调第31号交响曲目录第297号,别名《巴黎》,莫扎特生涯中期知名的一首交响曲,在他的交响曲创作轨迹上则属于晚期作品。

历史

编辑

创作背景

编辑

此曲作于1778年,彼时22岁的莫扎特恰在巴黎求职,过程不甚顺利。

首演

编辑

1778年6月18日,于巴黎“精神音乐会”(Concert Spirituel)演出,受到欧洲媒体的好评。[注 1][1][2]8月15日,在同一系列的音乐会中再次演出,莫扎特改写了第二乐章,以  
 
拍子的行板替代了本来的  
 
拍子小行板。[注 2][6]这个改变受到了听众的欢迎,作品在接下来的二年间数度被演出。[7]

出版

编辑

1779年2月20日,由Seiber出版。[8]

第1版的克歇尔目录将此曲列为第297号,在第6版改号为300a。

分析

编辑

配器

编辑

八〇年代的莫扎特交响曲,多数使用萨尔茨堡式的管乐器编制,即双簧管与法国号的组合。第31号交响曲则是罕见地动用了所有的主要管乐器:

依照工具书《管弦乐作品手册》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简记为"2 2 2 2—2 2 0 0—tmp—str"。[9]丰富的管乐色彩,使此曲有别之前的交响曲创作,这也是莫扎特首次将单簧管使用在交响曲乐队当中。[10]在弦乐的规模方面,一如莫扎特既有的做法,并未标明在乐谱上。有关资料则记载在巴黎首演的弦乐部门人数为小提琴22人、中提琴5人、大提琴8人,与低音提琴5人。[11]以当时的眼光看,亦是相当可观的数量。

曲式

编辑

此曲共三个乐章:

  1. 甚快板, 
     
    拍子
  2. 行板, 
     
    拍子
  3. 快板, 
     
    拍子

第1乐章开始的D调上行音阶(第3小节,如下例)是当时常见的“曼海姆风格”的一笔。

 

注释

编辑
  1. ^ 也有诙谐音乐会、神圣音乐会、高雅音乐会、圣灵音乐会、宗教音乐演奏会等不同译法。
  2. ^ 小行板乐章仍可见于《新莫扎特全集》之附录。[3][4][5]须留意的是,在此版本中,新、旧版本的第2乐章速度同样都记为行板。

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1. ^ Deutsch 1965,第174, 176页
  2. ^ Deutsch 1965,第174页
  3. ^ Tyson 1987,第106页
  4. ^ Noguchi 1998
  5. ^ Tyson 1987,第109页
  6. ^ Deutsch 1965,第178页
  7. ^ Deutsch 1965,第185, 188页
  8. ^ Zaslaw 1996,第22页
  9.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292. ISBN 0-8108-3228-3. 
  10. ^ Takano 2000,第60页
  11. ^ Sadie 2006,第474页
文献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