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破坏潜势

臭氧破坏潜势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简称ODP)是用来表示卤代烃所造成臭氧层破坏的程度,三氯氟甲烷(R-11或CFC-11)的臭氧破坏潜势定义为1.0[1]。而一氯二氟甲烷(R-22)臭氧破坏潜势则为0.05。

臭氧破坏潜势最早是Wuebbles在1983年所提出,利用和基准物质的比较,来量度一物质所产生的破坏[2]。一特定物质的臭氧破坏潜势是定义为该物质破坏臭氧量,相对于相同质量的CFC-11破坏臭氧量的比值。

臭氧破坏潜势和化学物质的成分有关,主要是受原子和原子的影响。一般氟氯碳化合物的臭氧破坏潜势大约为1,由于溴破坏臭氧的能力比氯更强,含溴的物质臭氧破坏潜势大约在5至15之间。氢氟氯碳化合物具有氢原子,很容易在对流层就和其他物质反应,到达平流层的几率下降,因此其臭氧破坏潜势约在0.005至0.02之间。氢氟碳化合物(Hydrofluorocarbons)不具有氯原子,其臭氧破坏潜势为0。

一物质的臭氧破坏潜势可以看出其对臭氧层的影响,而全球暖化潜势(GWP)是衡量化学物质对全球暖化的影响,两者常一起用来评估一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臭氧破坏潜势

编辑

以下列出主要臭氧层破坏物质的臭氧破坏潜势及全球暖化潜势。

蒙特利尔议定书中记载的臭氧层破坏物质(特定物质)[3]
蒙特利尔议定书 物质名称 化学式 臭氧破坏潜势 全球暖化潜势[4]
附件A 第一类
(氟氯碳化合物)
CFC-11 CCl3F 1.0 4,600
CFC-12 CCl2F2 1.0 10,600
CFC-113 CCl2FCClF2 0.8 6,000
CFC-114 CClF2CClF2 1.0 9,800
CFC-115 CClF2CF3 0.6 7,200
第二类
海龙
海龙1211 CBrClF2 3.0 1,300
海龙1301 CBrF3 10.0 6,900
海龙2402 CBrF2CBrF2 6.0 -
附件B 第一类
(其他的氟氯碳化合物)
CFC-13 CClF3 1.0 -
CFC-111 CCl3CCl2F 1.0 -
CFC-112 CCl2FCCl2F 1.0 -
其他7种物质
第二类 四氯化碳 CCl4 1.1 1800
第三类 1,1,1-三氯乙烷 CH3CCl3 0.1 140
附件C 第一类
(氢氟氯碳化合物)
HCFC-22 CHClF2 0.055 1,700
HCFC-123 CHCl2CF3 0.02-0.06 120
HCFC-141b CH3CCl2F 0.11 700
HCFC-142b CH3CClF2 0.065 2,400
HCFC-225ca CF3CF2CHCl2 0.025 180
HCFC-225cb CClF2CF2CHClF 0.033 620
其他34种物质
第二类
(氢氟溴碳化合物)
HBFC-22B1 CHBrF2 0.74 470
其他33种物质
第三类 氯溴甲烷 CH2BrCl 0.12 -
附件E 溴甲烷 CH3Br 0.6 -

参见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Ozone Depletion: 1991. [201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 ^ Ozone-Depletion and Chlorine-Loading Potential of Chlorofluorocarbon Alternatives. [201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3. ^ VII オゾン層破壊物質等の概要 (PDF). 平成17年度 オゾン层等の监视结果に関する年次报告书(日文). 环境省. [2007年6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7年9月29日). 
  4. ^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价报告书: 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Third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200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