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侨(1132年—1202年),字惠叔福建永福(今福州永泰县)人,南宋官员、乾道五年(1169年)殿试状元

生平

编辑

乾道五年殿试,礼部执考官奏请郑侨为殿试第二名,但宋孝宗阅卷后,赞赏郑侨的卷子立论奇特,就改为第一,授官著作郎兼国子实录院属官,吏部司封。

历任镇南军节度判官、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淮浙常平官,礼部郎中兼太子侍讲,显谟阁学士、建宁知府,福州知府,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枢密院事。

庆元年间,他曾请求留用朱熹,未被采纳。后告老还乡。以观文殿大学士衔退休。

身后

编辑

去世后赠太师,郇国公,谥忠惠。葬于永福县梧桐乡西林村,并被祀于乡贤祠。

著作

编辑

其著作有《书衡》三篇。[1]

家庭

编辑

叔父郑樵

轶事

编辑

郑侨在淮浙常平官任上恰逢淮浙饥荒,奏请拨米四万石救济灾民。在京都任礼部郎中兼太子侍讲时,为东宫太子进讲《左氏春秋》。在建宁知府、福州知府任上都制定了减轻赋税的政策,甚至以公俸为贫困属县缴纳夏粮。

郑侨曾作为贺正使出使金国,适逢金国皇帝生病,要求他从东上阁门进书,郑侨以“东上阁门为贵国臣子集中表章之地,我持大宋皇帝国书来,岂能在此门投进?”为由拒绝,僵持半日,金朝皇帝只好令其回国,郑侨也因此被宋光宗嘉许。

参考

编辑
  1. ^ 永泰县志,新华出版社,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