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防洪能力報導爭議

争议

三峽大壩防洪能力報導爭議事件是指在2003年至2010年間,中國大陸媒體報導再三降低三峽大壩的防洪能力,遭民眾前後對比後,產生強烈社會反響的事件。

三峽新聞事件郵件截圖。圖中紅色及藍色線條為原始圖片,並非後期加工而成。

大壩本身存在多種爭議,關於大壩防洪能力的爭議早已存。2003年時,即有三峽大壩防洪庫容爭議。出現降低防洪限制水位,增加防洪庫容的說法[1]。另一方面,中國社會長期存在大壩潰壩、毀滅下游的擔憂

原始新聞資料

編輯

2010年7月20日各大媒體發表了新聞《長江水利委: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峽大壩上》[2] 一文後,公眾對於長江三峽大壩的歷史新聞進行了搜索,並整理如下:

  • 2003年6月1日,《三峽大壩固若金湯,可以抵擋萬年一遇洪水》;[3]
  • 2007年5月8日,《三峽大壩 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4]
  • 2008年10月21日,《三峽大壩可抵禦百年一遇特大洪水》;[5]
  • 2010年7月20日,《長江水利委員會: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峽大壩上》[2]
    • 報道來源於中國中央電視台7月19日的《新聞1+1》。節目中,評論員白岩松轉述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蔡其華的觀點。白岩松:首先我們回憶1998年洪水的時候……所以有兩點,長江水利委的主任蔡其華,一是她說到了,今年不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到三峽大壩上,因為想要完成任務,它得達到175米的高程,但是底下還有很多人沒移走。另一個就是不能走人海戰術,不能被動[6]。當年10月26日,三峽大壩試驗性蓄水才首次達到175米最終水位。

事件經過

編輯

有網友將此類新聞網頁截圖並組合後,通過電子郵件互相發送,也有人將此類新聞整理並發表評論[7]

根據有關歷史新聞所撰寫的評論,以及據此製成的郵件在中國大陸地區公眾之間流傳較為廣泛,甚至存在不同版本的但內容類似的新聞網頁截圖[8][9]。此事件在公眾間引起一定的爭議。然而關於防洪能力的各種說法,並非完全按照遞減順序出現的。例如,新華社曾在2006年5月15日發表新聞《三峽工程使長江中下游防洪標準提高到「百年一遇」》[10],此說法比前面提到的千年一遇標準說法,出現時間更早。再例如2006年5月20日的新聞《三峽大壩可抵禦萬年一遇洪水》[11]中也提到:

鄭守仁昨日指出,三峽大壩建成後,其防洪能力將提高到百年一遇,並且三峽大壩的設計防洪能力是按照100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設計,即使真的遇到萬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三峽大壩依然可通過有關輔助措施予以抵禦。

該事件出現的當天(2010年7月21日),隨即有人認為該事件應當為斷章取義的一誤讀事件[12][13],隔天媒體亦對此作出相應[14]

官方說法

編輯

根據相關文章有關內容,所謂「可以抵擋萬年一遇洪水」是指壩體設計的洩洪能力,在萬年一遇的洪水衝擊下,主體結構不會受到影響[3][14]。而後面的可以滿足千年一遇、百年一遇防洪標準等說法,是以洪水前庫容餘量來確定的[4]。其中的千年一遇是指「當千年一遇的洪水來臨之際,大壩的各種運行指標都不會受到影響」[14]。而百年一遇是指在該情況下,可以保障下遊河段的安全[14]。例如在壩前水位降至約147.5米的情況下,可以滿足千年一遇的防洪度汛標準[4]。此時若遇上千年一遇級別的洪水,可以通過每秒洩洪8萬立方米每秒[a],控制水庫最高水位175米,來保證下游最高水位不超過45米,以度過汛期。汛期前的儲水操作下,壩前水位越高,可滿足的防洪標準越低,降到十年百年也是可以說得通的。

備註

編輯
  1. ^ 8萬立方米每秒的流量高於,1998年長江洪災最峰——98長江六號洪峰,宜昌站流量6.36萬立方米每秒。低於長江水利委員會對長江歷史最大洪水——1870年長江洪水的推算,宜昌站流量10.5萬立方米每秒。

相關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盧躍剛. 三峡工程答疑录. 中國青年報網站. 2003-07-02 [2020-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9) (簡體中文). 記者:三峽建壩[……]關於三峽防洪的實際效能至今爭論不休,暫且不去管它。據悉,清華大學對三峽工程的防洪庫容做過一個調查報告,其結論是三峽防洪庫容不到200億立方米,因此有一位著名的水利專家向上級建議,將防洪限制水位由海拔145米降到海拔135米,而且要封鎖防洪庫容計算錯誤的消息。您了解這個情況嗎?潘家錚:三峽工程的庫容[……]據我所知,清華大學有人對防洪調度方案提出建議,並不是簡單地將防洪限制水位從145米降到135米[……] 
  2. ^ 2.0 2.1 《长江水利委: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峡大坝上》. 鳳凰新聞. 2010-07-20 [201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2). 
  3. ^ 3.0 3.1 《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 新浪新聞. 2003-06-01 [201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2). 
  4. ^ 4.0 4.1 4.2 《三峡大坝 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 新浪新聞. 2007-05-08 [201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2). 
  5. ^ 《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搜狐新聞. 2008-10-21 [201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5). 
  6. ^ 长江水利委: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峡大坝上. 編輯:林琳. 南方網,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2010-07-20 [2020-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簡體中文). 
  7. ^ 《三峡大坝到底能抵御多少年一遇》. 四川在線. 2010-07-21 [201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4). 
  8. ^ 《三峡大坝防洪从“万年”变“有限” 官方澄清》. 人民網. 2010-07-22 [2010-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5). 
  9. ^ 《三峡大坝抗洪能力被指逐年萎缩 官方称系误解》. 大眾網. 2010-07-22 [2010-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10. ^ 《三峡工程使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新華社. 2010-07-21 [201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8). 
  11. ^ 《三峡大坝可抵御万年一遇洪水》. 新浪新聞. 2006-05-20 [201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2. ^ 《三峡“N年一遇”或被误读》. 牛博國際. 2010-07-21 [2010-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4). 
  13. ^ 《三峡“N年一遇”或被误读》. 淘寶社區. 2010-07-21 [2010-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1). 
  14. ^ 14.0 14.1 14.2 14.3 《三峡工程师回应大坝防洪能力质疑》. 鳳凰新聞. 2010-07-22 [2010-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