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弓
主動脈弓(aortic arch)為連結升主動脈和降主動脈的弓狀動脈。主動脈弓的路徑一面轉彎一面後行,並最後行走於氣管左方。
主動脈弓 | |
---|---|
基本資訊 | |
發育自 | 左側第四咽弓動脈 |
來源 | 升主動脈 |
分支 | 升主動脈主幹則下行為降主動脈 |
靜脈 | 上腔靜脈及下腔靜脈 |
供應範圍 | 分支供給上半身除心臟、肺部的所有部分,包含上肢、頭頸。 |
標識字符 | |
拉丁文 | Arcus aortae |
TA98 | A12.2.04.001 |
TA2 | 4177 |
FMA | FMA:3768 |
格雷氏 | p.547 |
《解剖學術語》 [在維基數據上編輯] |
解剖構造
編輯主動脈弓起始於右側第二胸肋關節處,朝後上方行走至氣管左前方;達最高點後朝正後方走至氣管左邊,最後於第四胸椎處下行[1]。隨後下行成為降主動脈[1]:214[2]。
主動脈弓有三條分支:頭臂動脈幹、左總頸動脈,及左鎖骨下動脈。頭臂動脈幹始於胸骨板後方,比另外兩條分支稍微前面一點,為三條分支中最粗大的一條。左總頸動脈則始於頭臂動脈幹左方,沿氣管左側開始上行,並經過上縱膈。左鎖骨下動脈始於左總頸動脈左方,與左總頸動脈一樣沿氣管左側開始上行,並經過上縱膈[3]:216。
主動脈弓的頂點通常位於胸骨柄上緣下方2.5 cm處[1]。主動脈剛出心臟時,其直徑可大至40 mm,升主動脈直徑會縮至35–38 mm以下,主動脈弓則約為30 mm左右,迄降主動脈則為25 mm以下[4][5]。
主動脈弓位於縱膈之內。
臨床意義
編輯在某些先天異常的患者,主動脈弓可能會壓迫氣管而造成呼吸困難,因此有些醫師實施主動脈固定術,將主動脈弓固定於胸骨以避免壓迫氣管。
其他圖像
編輯-
喉返神經會從主動脈弓下穿越。
參考文獻
編輯本條目包含來自屬於公共領域版本的《格雷氏解剖學》之內容,而其中有些資訊可能已經過時。
- ^ 1.0 1.1 1.2 Kulkarni, Neeta V. Clinical anatomy for students : problem solving approach. New Delhi: Jaypee Bros. Medical Publishers. 2006: 211. ISBN 8180617343.
- ^ Singh, Inderbir. Textbook of anatomy 5th. New Delhi: Jaypee Brothers Medical Publishers. 2011: 465. ISBN 9350253828.
- ^ Drake, Richard L.; Vogl, Wayne; Tibbitts, Adam W.M. Mitchell; illustrations by Richard; Richardson, Paul. Gray's anatomy for students. Philadelphia: Elsevier/Churchill Livingstone. 2005. ISBN 978-0-8089-2306-0.
- ^ Acad Radiol. 2008 Jul;15(7):827-34.doi:10.1016/j.acra.2008.02.001. PMID 18572117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PMCID: PMC2577848
- ^ JACC Cardiovasc Imaging. 2008 Mar;1(2):200-9. doi: 10.1016/j.jcmg.2007.11.005. Wolak A, Gransar H, Thomson LE, Friedman JD, Hachamovitch R, Gutstein A, Shaw LJ, Polk D, Wong ND, Saouaf R, Hayes SW, Rozanski A, Slomka PJ, Germano G, Berman DS. PMID 19356429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 ^ wrongdiagnosis.com > Aortic knob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iting: Stedman's Medical Spellchecker, 2006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外部連結
編輯- Right Aortic Arch[永久失效連結] Anatomy Teaching Case from MedP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