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亞翼龍屬

伊比利亞翼龍屬學名Iberodactylus)是翼手龍亞目翼龍的一個,屬於古魔翼龍類英語Anhangueria演化支,生存於早白堊世期間現今的西班牙地區。模式種安氏伊比利亞翼龍Iberodactylus andreui)。

伊比利亞翼龍屬
化石時期:早白堊世125 Ma
正模標本吻部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目: 翼龍目 Pterosauria
演化支 鳥掌翼龍形態類 Ornithocheiromorpha
演化支 槍齒翼龍類 Lanceodontia
演化支 古魔翼龍類 Anhangueria
科: 哈密翼龍科 Hamipteridae
屬: 伊比利亞翼龍屬 Iberodactylus
Holgado et al., 2019
模式種
安氏伊比利亞翼龍
Iberodactylus andreui

Holgado et al., 2019

發現與命名

編輯
 
洛斯奎尼翁斯地的地圖

20世紀80年代晚期,業餘古生物學家澤維爾·安德魯(Javier Andreu)在阿拉貢奧翁以西1公里(0.62英里)處的洛斯奎尼翁斯地(Los Quiñones site)發現一個翼龍顱骨。當時其代表除普雷哈諾翼龍外西班牙發現的最完整翼龍化石遺骸。2014年,何塞·安東尼奧·烏洛亞-瑞瓦斯(José Antonio Ulloa-Rivas)在科學文獻上報道該發現並將其鑑定為鳥掌翼龍超科成員。[1]

2019年,模式種安氏伊比利亞翼龍(Iberodactylus andreui)由博里亞·霍爾加多(Borja Holgado)、羅德里格·瓦爾加斯·佩加斯(Rodrigo Vargas Pêgas)、何塞·伊格納西奧·卡努多(José Ignacio Canudo)、何塞普·弗爾圖內(Josep Fortuny)、泰莎·羅德里格斯(Taissa Rodrigues)、儒略·康帕尼(Julio Company)和亞歷山大·維爾海姆·阿明·克爾納英語Alexander Kellner(Alexander Wilhelm Armin Kellner)命名並描述。屬名組合伊比利亞及希臘語δάκτυλος/daktylos(意為「手指」,為翼手龍命名後的翼龍學名常用後綴)。種名致敬發現者安德魯。由於此名是在電子出版物上發表的,故其有效性需要生命科學標識碼英語Life Science Identifiers。屬種的標識碼分別為0174E98C-416B-4C49-AF63-2B42AF1E9EAB及37FAC334-082A-4185-970E-7E7E13D5670C。[2]

正模標本MPZ-2014/1發現於巴列姆階布雷薩組英語Blesa Formation的一處白堊岩層中。此標本由部分帶有冠飾的吻部前段組成,包括大量損壞的牙齒及空齒槽。該化石是薩拉戈薩自然科學博物館(Museo de Ciencias Naturales de la Universidad de Zaragoza)藏品的一部分。[2]

描述

編輯
 
伊比利亞翼龍與哈密翼龍的吻部

體型及鑑別特徵

編輯

2019年通過外推顱骨-翅膀比例已知的近緣屬哈密翼龍估計了伊比利亞翼龍翼展。外推得出翼展介於375和404公分(12.30和13.25英尺)之間。由此得出雙翼寬約4公尺(13英尺)。這可能使伊比利亞翼龍成為截至2019年伊比利亞半島上發現的最大翼龍。[2]

描述作者提出兩項鑑別特徵,均為自衍征或獨特衍生特徵。前頜骨尖較高。前頜冠飾前緣向前彎曲約80度。[2]

顱骨

編輯

顱骨碎片保存長度198公釐(7.8英寸)、高128公釐(5.0英寸)。吻突前部略微擴張。齶部中線處有龍骨、前部向上彎曲。[2]

吻部冠飾僅有基部保存下來。冠飾前緣位於第五齒槽上方,底部在側視圖中較寬但缺乏後緣。化石斷裂處顯示骨壁厚約1.5公釐(0.059英寸),冠飾中則充滿稱作骨小梁的微型骨結構。冠飾橫截面呈三角形。其側面被垂直嵴和溝槽覆蓋,這些結構平行於冠飾前曲面。由於該冠飾(一種看似合理的展示結構)相對堅固,故作者假設此標本代表雄性個體。該化石類哈密翼龍,但後者吻部較低矮、頭冠前緣較直。邊緣底部存在小孔。由於邊緣貌似過於太鋒利,因此其不太可能是骨壁上的天然孔洞。有人認為它們可能是甲蟲幼蟲啃食骨頭後形成的通道。[2]2014年推測其代表了鹽腺出口孔,這在整個翼龍類中都是相當獨特的。[1]

上頜骨生有至少8顆錐形齒。這些牙齒擁有橢圓形橫截面,在頜骨上處於更靠近兩側的位置。牙齒尺寸從第一到第三顆依次遞增,第三顆牙齒寬2公分(0.79英寸),為第一顆牙齒的兩倍。第四顆牙齒突然變小,大約和第一顆相當。第五顆牙齒更大,第六顆牙齒約與第三顆一樣寬。第七和第八顆牙齒又突然變小,比第一顆略小一些。[2]

種系發生學

編輯

2019年伊比利亞翼龍命名論文中將其歸入古魔翼龍類英語Anhangueria哈密翼龍科英語Hamipteridae演化支。伊比利亞翼龍被恢復為哈密翼龍的姊妹物種。其與中國物種關係密切,表明古魔翼龍科起源於勞亞古陸東部。[2]以下分支圖遵循羅德里格·佩加斯(Rodrigo Pêgas)等人2019年的分析。其中像描述中最初提出的那樣將伊比利亞翼龍歸入哈密翼龍科。[3]

古魔翼龍類 Anhangueria
哈密翼龍科 Hamipteridae

哈密翼龍 Hamipterus

伊比利亞翼龍 Iberodactylus

古魔翼龍科 Anhangueridae

脊頜翼龍 Tropeognathus

殘喙翼龍亞科 Coloborhynchinae

殘喙翼龍 Coloborhynchus

焚風翼龍 Siroccopteryx

烏克提納翼龍 Uktenadactylus

古魔翼龍亞科 Anhanguerinae

美神翼龍 Caulkicephalus

鬼龍 Guidraco

玩具翼龍 Ludodactylus

古魔翼龍 Anhanguera

遼寧翼龍 Liaoningopterus

西阿翼龍 Cearadactylus

河怪翼龍 Maaradactylus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Ulloa-Rivas, J.A. & Canudo, J.I. 2014. "New cranial remains of Ornithocheiroidea (Pterosauria) from the Barremian (Lower Cretaceous) of the Iberian Peninsula (Nuevos restos craneales de Ornithocheiroidea (Pterosauria) del Barremiense (Cretácico Inferior) de la Península Ibérica)". In: (Rodríguez, G.J.A. et alii, eds) New Insights on Ancient Life – XII Encuentro de Jóvenes Investigadores en Paleontología p 116–119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Holgado, Borja; Pêgas, Rodrigo V.; Canudo, José Ignacio; Fortuny, Josep; Rodrigues, Taissa; Company, Julio; Kellner, Alexander W. A. On a new crested pterodactyloi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the Iberian Peninsula and the radiation of the clade Anhangueria.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9: 4940. doi:10.1038/s41598-019-41280-4. 
  3. ^ Rodrigo V. Pêgas, Borja Holgado & Maria Eduarda C. Leal (2019) On Targaryendraco wiedenrothi gen. nov. (Pterodactyloidea, Pteranodontoidea, Lanceodontia) and recognition of a new cosmopolitan lineage of Cretaceous toothed pterodactyloids, Historical Biology, doi:10.1080/08912963.2019.169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