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基-丹尼茲軌道

伯基-丹尼茲軌道親核加成立體電子效應的一個術語,它描述了親核加成反應中親核試劑進攻親電底物過程中的角度和方式。

由來

編輯

親核加成的機理研究中存在兩種爭論:一種認為過渡態是「類似原料」的結構;另一種認為過渡態是「類似產物」的結構。爭論都是為了解釋羰基親核加成反應中的立體化學現象。

1974年,瑞士晶體學家伯基和丹尼茲兩人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合成了一個環酮。環酮遠離羰基的地方有一個帶支鏈的伯胺。支鏈的長度被很好的調節和控制,以至於氨基可以靠羰基很近,卻又不能跟羰基反應。

然後他們把這個環酮長成晶體,用X射線衍射方法測出結構。拿尺子一量角度,發現是107度左右。實驗結果肯定了第二種說法,否定了第一種說法。

 

意義

編輯

阮氏(Nguyen Trong Anh)和愛氏(Oddile Einsenstein)利用這個關係修正了費爾金模型, 解決了費氏模型在羰基不對稱加成時表現出的面選擇性的來源。

量子化學的解釋

編輯

前沿軌道理論認為親核試劑的最高占據軌道HOMO跟羰基最低空軌道LUMO之間相互作用是吸引作用,而羰基π電子對親核試劑電子云的作用是排斥作用。伯基-丹尼茲軌道的形成正是兩種相反作用消長的結果。

參考文獻

編輯
  • Burgi, Dunitz, Lehn, Wipff Tetrahedron,1974,30, 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