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海澤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1月23日) |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18年1月23日) |
保羅·約翰·路德維希·馮·海澤(德語:Paul Johann Ludwig von Heyse,1830年3月15日—1914年4月2日),德國小說家、詩人、劇作家,191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海澤在德國柏林出生,父親是著名文字學家卡爾·威廉·路德維希·海澤,母親則來自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海澤曾在柏林和波恩接受教育,學習古典語言。此後,他翻譯了一些義大利詩人的作品,也開始寫作短篇故事,並發表了幾部小說,其中最著名的是長篇小說《人間孩童》(Kinder der Welt,1873年)。他是詩人學會「施普雷河上的隧道」和「鱷魚」(Krokodil)的成員。
海澤的作品包括書籍、詩作,以及約60部戲劇。他在191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揚「在他漫長而多產的創作生涯中,所達到的充滿理想主義精神之藝術至境」。作品主題多是吟哦愛情,藝術上講求構思、運筆細膩、引人入勝,堅持典雅秩序的古典風格。其次,海澤的戲劇題材多取材於古老的傳說或歷史的軼聞趣事,如《所羅王》、《阿西比亞德》、《抹大拉的瑪利亞》、《唐‧璜的末日》。其抒情短詩優雅而和諧,滿懷深情地歌頌山川風光、情愛友誼。[1]
主要作品
編輯作品的中譯
編輯- 毛秋白/選譯,《德意志短篇小說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該書收錄海塞的〈俏皮姑娘〉。
- 伍光健等人/譯,《俏皮姑娘》,台北市:啟明書局,1956年。
-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編譯委員會/編譯,《海才(1910)/梅特林克(1911)》,台北市:九華出版:環華發行,1981年。
- 楊武能/譯,《特萊庇姑娘:海澤中篇小說選》台北市:商周出版,2006年。
- 楊武能/譯,《台伯河畔》,北京市:華夏出版社,2007年。
參考資料
編輯- ^ 孟憲忠編著,《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人生之旅》,台北市:智慧大學,1993年,頁44-4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