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蔑
先蔑(?—?),姓不詳,先氏,名蔑,一名眛[1],又被稱為士伯,左行蔑,曾任晉國左行將和下軍將。
先蔑 晉國左行將 晉國下軍將 | |
---|---|
本名 | 姓:祁 氏:先 名:蔑 |
國籍 | 晉國 |
別稱 | 士伯 |
將左行
編輯前632年城濮之戰後,晉文公改上下二軍為上中下三軍來抵禦狄人,荀林父為中軍將,屠擊為上軍將,先蔑為下軍將。[2]前629年,晉國在清原舉行蒐禮閱兵,廢除三個步兵師,建立新上軍和新下軍,先蔑失去了職務。[3][4][5]
迎公子雍
編輯前621年,晉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晉國人打算立年長的國君,正卿趙盾派先蔑和士會到秦國迎接公子雍。[6]先蔑出使秦國的時候,荀林父勸阻他說:「夫人和太子都在,反而到外邊去求取國君,這一定是行不通的。您以生病做藉口,行嗎?不這樣,禍患將會惹到您身上。派一個代理卿前去就可以了,為什麼一定要您去?在一起做官就是『寮』,我曾經和您同寮,豈敢不盡我的心意呢?」先蔑沒有聽從。荀林父為他賦《板》這首詩的第三章[註 1],先蔑還是沒有聽從。[7]
奔秦
編輯前620年,因為趙盾和大夫們都怕穆嬴,而且害怕穆嬴黨羽的威逼,便背棄了先蔑而立了太子夷皋為君,發兵抵禦秦國護送公子雍的軍隊。趙盾為中軍將,先克為中軍佐,荀林父為上軍佐,先蔑為下軍將[註 2],先都為下軍佐。四月初一,晉軍在令狐打敗秦軍,一直追到刳首。次日,先蔑逃亡到秦國,士會跟著他逃亡。[8][9][10][11][12]先蔑逃亡出國後,荀林父把他的妻子兒女和財貨全部送到秦國,說:「這是為了同寮的緣故。」[13]
士會在秦國待了三年,沒有和先蔑見面,他的隨行說:「能和別人一起逃亡到這個國家,而不能在這裡見面,那有什麼用處?」士會說:「我和他罪過相同,並不是認為他有道義才跟著來的,見面幹什麼?」一直到士會返回晉國,都沒有見過先蔑。[14]
注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公羊傳·文公七年》:戊子,晉人及秦人戰於令狐,晉先眛以師奔秦。
- ^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將中行,屠擊將右行,先蔑將左行。
- ^ 《左傳·僖公三十一年》:秋,晉蒐於清原,作五軍御狄。趙衰為卿。
- ^ 《國語·晉語四》:以趙衰故,蒐於清原,作五軍。使趙衰將新上軍,箕鄭佐之;胥嬰將下軍,先都佐之。
- ^ 《春秋經傳集解·僖公三十一年》:二十八年,晉作三行,令罷之,更為上下新軍。
- ^ 《左傳·文公六年》:八月乙亥,晉襄公卒。靈公少,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趙孟曰:「立公子雍。好善而長,先君愛之,且近於秦。秦,舊好也。置善則固,事長則順,立愛則孝,結舊則安。為難故,故欲立長君,有此四德者,難必抒矣。」賈季曰:「不如立公子樂。辰嬴嬖於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趙孟曰:「辰嬴賤,班在九人,其子何震之有?且為二嬖,淫也。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國,辟也。母淫子辟,無威。陳小而遠,無援。將何安焉?杜祁以君故,讓偪姞而上之,以狄故,讓季隗而己次之,故班在四。先君是以愛其子而仕諸秦,為亞卿焉。秦大而近,足以為援,母義子愛,足以威民,立之不亦可乎?」使先蔑、士會如秦,逆公子雍。
- ^ 《左傳·文公七年》:先蔑之使也,荀林父止之,曰:「夫人、大子猶在,而外求君,此必不行。子以疾辭,若何?不然,將及。攝卿以往可也,何必子?同官為寮,吾嘗同寮,敢不盡心乎!」弗聽。為賦《板》之三章。又弗聽。
- ^ 《春秋·文公七年》:戊子,晉人及秦人戰於令狐。晉先蔑奔秦。
- ^ 《左傳·文公七年》:宣子與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逼,乃背先蔑而立靈公,以御秦師。箕鄭居守。趙盾將中軍,先克佐之。荀林父佐上軍。先蔑將下軍,先都佐之。步招御戎,戎津為右。及堇陰,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則賓也;不受,寇也。既不受矣,而復緩師,秦將生心。先人有奪人之心,軍之善謀也。逐寇如追逃,軍之善政也。」訓卒利兵,秣馬蓐食,潛師夜起。戊子,敗秦師於令狐,至於刳首。己丑,先蔑奔秦。士會從之。
- ^ 《史記·晉世家》:太子母繆嬴日夜抱太子以號泣於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適而外求君,將安置此?」出朝,則抱以適趙盾所,頓首曰:「先君奉此子而屬之子,曰『此子材,吾受其賜;不材,吾怨子』。今君卒,言猶在耳而棄之,若何?」趙盾與諸大夫皆患繆嬴,且畏誅,乃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是為靈公。發兵以距秦送公子雍者。趙盾為將,往擊秦,敗之令狐。先蔑、隨會亡奔秦。
- ^ 《史記·趙世家》:太子母日夜啼泣,頓首謂趙盾曰:「先君何罪,釋其適子而更求君?」趙盾患之,恐其宗與大夫襲誅之,乃遂立太子,是為靈公,發兵距所迎襄公弟於秦者。
- ^ 《史記·秦本紀》:晉立襄公子而反擊秦師,秦師敗,隨會來奔。
- ^ 《左傳·文公七年》:及亡,荀伯盡送其帑及其器用財賄於秦,曰:「為同寮故也。」
- ^ 《左傳·文公七年》:士會在秦三年,不見士伯。其人曰:「能亡人於國,不能見於此,焉用之?」士季曰:「吾與之同罪,非義之也,將何見焉?」及歸,遂不見。
前任: 初次設置 |
春秋晉國左行將 | 繼任: 無 |
前任: 欒枝 |
春秋晉國下軍將 | 繼任: 欒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