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魯邊區中國共產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在山東省領導的一塊抗日根據地,也是當時中共在山東的6個戰略區之一。因位於河北省南部和山東省北部接壤處,所以稱冀魯邊區。1944年,與清河區合併為渤海區[1]

歷史

編輯

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共中央北方局將河北省津南地區的部分縣與山東省北部的部分縣合併建立起來,組建冀魯邊區,由山東省委領導。它包括現屬河北省的鹽山滄縣黃驊(原新海)、東光南皮吳橋和現屬山東省的德州樂陵寧津慶雲商河臨邑濟陽齊河平原禹城惠民無棣陽信霑化濱縣等縣市。

1938年3月,工委書記於文彬在鹽山戰鬥期間,因手槍走火而負傷,3月醫治無效而逝世。工委工作由馬振華主持。7月撤銷工委,成立冀魯邊區黨委,由馬國瑞任黨委書記。[2]

1944年1月,經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清河區和冀魯邊區黨委、軍區合併,建立中共渤海區黨委、八路軍山東渤海軍區。3月1日,渤海區成立[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渤海区行政公署正式成立. 整理:武偉軍. 濱州網. 2017-03-01 [2024-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2) (簡體中文). 
  2. ^ 杜步舟. 冀鲁边的抗日武装起义. 鲁北烽火. 山東文藝出版社.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