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第一交響曲

第一交響曲》亦稱《民族解放交響曲》,被稱為第1首中國人創作的交響曲冼星海作曲,1935年秋開始構思,1936年秋完成鋼琴譜初稿,1937年春開始配器,1940年到哈薩克養病期間動筆,1941年5月在莫斯科完成,[1]完成後卻不能公演。此曲表達作者愛國、救亡、抗日、反帝、反封建的精神。[2]

作品分4個樂章:《錦繡河山》描寫中國地大物博、河山壯麗的自然景象,更著重於刻劃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心理素質和精神狀態。靈活運用奏鳴曲式的結構,改造傳統的奏鳴曲式。主部主題描寫海洋。弦樂器專用G弦,發生渾厚的音響,齊奏著雄健的「勞動歌聲」。《歷史國難》沒有展開部的奏鳴曲式,前有引子,後有尾聲。引子由兩個簡短的敵對主題交替而成,主部強調第2個主題:人民的苦難,由木管樂器和提琴演奏。《保衛祖國》由《龍船舞》、《紙鷂舞》和《獅子舞》3首舞曲組成,象徵海、空、陸三軍。《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採用中國民族音樂的「倒裝式變奏」手法,引用了陶行知《鋤頭歌》作樂曲主題。[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錢仁康〈冼星海第一交響曲淺析〉, 《音樂研究》1996年第03期.
  2. ^ 傅建生編著.音律曲韻逐夢幻: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166.
  3. ^ 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編. 論星海 '95星海作品研討會文集. 廣州市:廣州出版社, 199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