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斯-席勒房價指數

房價指數

凱斯-席勒房價指數(Case–Shiller Home Price Indices)是由標準普爾採用重複銷售定價技術計算發布的房價指數。該指數用于衡量美國普通住房價格的變化。它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羅勃·席勒所提出。

編制範圍與公布

編輯

列入凱斯-席勒房價指數統計範圍的房屋,主要是獨棟或連體房屋。公寓及合租房均不被列入統計範圍(另有有關公寓價格變化的指數)。列入該統計範圍的住宅,要有兩次或以上的交易記錄。新建樓房並不列入計算範圍以內。凱斯-席勒房價指數的統計數據,來自美國20個主要城市,該指數每個月都會進行統計一次,並於兩個月後公布。

該指數是由標準普爾公司的兩位經濟學家卡爾·凱斯和羅伯特·席勒編制的,因此就用他們的名字命名。它包括一個全美房價指數,一個20個城市綜合指數,一個10個城市綜合指數,以及20個都會地區的房價指數,這20個都會地區包括紐約、華盛頓、波士頓、洛杉磯、亞特蘭大、芝加哥等大都會。這些指數的編制是基於獨戶住宅的二手房銷售數據,新建住房和多戶型公寓不包括在內。該指數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二公布,最新的數據有兩個月的滯後,也就是說,2015年4月份公布的數據反映的是2月份的房價。

歷史

編輯

該指數的編制基於獨戶住宅的重複銷售數據。其方法有經濟學家卡爾·凱斯羅伯特·希勒以及艾倫·韋斯在20世紀80年代共同發展完成。指數的第一次公布是在1987年。

為研究房價趨勢,卡爾·凱斯首先發展了一種方法用以比較同類房屋的重複性銷售。他當時使用的波士頓地區在1980年代初的房屋銷售數據,該地區當時經歷一次樓市繁榮。凱斯認為該繁榮最終無法持續。

重複銷售定價

編輯

重複銷售定價,是以銷售兩次或以上的房屋:當房屋被再一次出售後,將其新價格會與舊價格作比較,從而得出房價變化差值。標準普爾便會收集該數據,經過加權計算後編製成指數。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