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相補(又稱以盈補虛)積是古中國數學中一條用於推證幾何圖形面積體積的基本原理。其內容有四;

  1. 一個幾何圖形,可以切割成任意多塊任何形狀的小圖形,總面積或體積維持不變=所有小圖形面積或體積之和。
  2. 一個幾何圖形,可以任意旋轉,倒置、移動、複製,面積或體積不變。
  3. 多個幾何圖形,可以任意拼合,總面積或總體積不變。
  4. 幾何圖形與其複製圖形拼合,總面積或總體加倍。

出入相補原理最早由三國時代魏國數學家劉徽創建。「勾股各自乘,並,而開方之,即弦。勾自乘為朱方,股自乘為青方,另出入相補,各從其類,因就其餘不移動也,合成弦方之冪,開方除之,即弦也。」[1]

等腰三角形面積 編輯

 
等腰三角形面積
 
等腰三角形面積第二種算法
九章算術·方田》第25問:「今有圭田,廣十二步,正縱二十一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一百二十六步。」
九章算術·方田》第26問:「又有圭田,廣五步二分步之一,縱八步三分步之二。問:為田幾何?」
答曰:二十三步六分步之五。
術曰:半廣以乘正縱。

圭田指等腰三角形田。《九章算術》給出求圭田面積的公式:

圭田面積=半廣以乘正縱。半廣=等腰三角形底長之半,正縱指等腰三角形的高。

等腰三角形面積=   x 等腰三角形底長x等腰三角形的高。

劉徽從出入相補予以證明:

劉徽注曰:半廣者以盈補虛為直田也。亦可半正縱以乘廣。按半廣乘縱,以取中平之數。故廣縱相乘為積步。

如圖ABC 為等腰三角形田,BC 為等腰三角形底寬(廣),DC 為 半廣 =  ,AD 為等腰三角形的高(正縱)。

以盈補虛為直田:將三角形ABC按中線等分為兩個相等的三角形ABD,ADC。將實三角形ABD 經平移和1800 轉動,填補虛三角形ADC,成為一個長方形AECD。三角形ABC的面積=長方形AECD的面積=DC(半廣) x AD(正縱)。 圭田面積=半廣以乘正縱=DC x AD。

第二法:從三角形ABC底線作長方形BCFE,其高度BE= 三角形高度AD/2。從三角形頂點A作垂直平分線AD,與長方形頂線EF相交於M點。將盈三角形AML移動,補上虛三角形CFL,將盈三角形AMK移動,補上虛三角形BEK,即得實長方形EFCB。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積=長方形EFCB面積=半正縱以乘廣。

任意三角形面積 編輯

 
出入相補

如圖三角形ABC底長為L,高為H,求三角形面積。

從B點畫垂直線BD,將三角形ABC切割成兩個直角三角形ABD、BCD
複製三角形ABD為ABE,倒置其上:
複製三角形BCD為BCF,倒置其上:
長方形ACFE面積=三角形1,2,3,4之和,
但三角形3面積=三角形1面積,三角形4面積=三角形2面積,
所有長方形ACFE面積=HxL=2X(三角形1+三角形2)=2X三角形ABC,
所有三角形ABC面積= HxL/2。

直角梯形面積 編輯

 
今有邪田……術曰:並兩邪而半之,以乘正縱若廣
 
又可半正縱若廣

九章算術·方田》第27問

今有邪田一頭廣三十步,一頭廣四十二步,正縱六十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九畝一百四十四步
九章算術·方田》第28問:
又有邪田,正廣六十五步,一畔縱一百步,一畔縱七十二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二十三畝七十步。
術曰:並兩邪而半之,以乘正縱若廣。又可半正縱若廣,以並,畝法而一。

邪田即斜田,即一邊直角一邊斜的梯田。如圖邪田ABCD。求面積時將兩個邪田合併,成為一個長方形GBHD,從長方形正中作垂直線平分EF,將長方形等分為二。將盈三角形MCF移補虛三角形MAE,得實長方形EBFD。

由於以盈補虛,邪田ABCD面積=長方形EBFD面積=邪田正縱x(邪田上邊長度+邪田下邊長度)/2。

第二種方法:「又可半正縱若廣,以並」:在邪田正縱中點作平行線EF;將上半部ABEF與下半步EFCD合併,成為長方形。

邪田ABCD面積=長方形GFDB面積=(AB+CD)*FD=(AB+CD)*BD/2。

梯形面積 編輯

 
中分箕田則為兩邪田
 
又可並踵舌,半正踵以乘之

九章算術方田》第29問:

今有箕田,舌廣二十步,踵廣五十步,正縱一百三十五步。問:為田幾何?
答曰:四十六畝二百三十二步半。
術曰:並踵舌而半之,以乘正縱。畝法而一。
劉徽注曰:中分箕田則為兩邪田,故其術相似。又可並踵舌,半正踵以乘之。

箕田即正梯形田。 第一法: 將梯田ABCD就正中線截為兩個邪田EBDF和AECF,將AECFD倒轉移動到右邊,與EBDF合併成為長方形EF'E'F。梯田ABCD面積=長方形EF'E'F面積=((梯田上邊長度+梯田下邊長度)/2) X 梯田高度。

第二法:將梯田ABCD就半高處作水平線EF,將ABCD截為兩個梯形ABFE,EFDC。將上截ABFED倒轉,和EFDC合併為四邊形EE'AC,再從左邊截出三角形ECG,移動到右邊,並成長方形EE'G'G。 梯田ABCD面積=長方形EE'G'G面積=(梯形上邊長度+梯形下邊長度) * 梯形高度之半。

內接正十二邊形面積 編輯

 
內接正十二邊形面積= 3R2
 
以六觚之一面乘半徑,因而三之,得十二觚之冪

劉徽計算圓形內接正十二邊形面積的公式:「以六觚之一面乘半徑,因而三之,得十二觚之冪」。

如圖 BC為內接正六邊形的一邊,HC為正十二邊形的一邊,圓的半徑為AH。

劉徽公式: 以內接六邊形一邊BC 的長度 X 圓的半徑AH X 3=內接正十二邊形面積。
如圓半徑=1,則內接正十二邊形面積=3

利用出入相補容易證明劉徽公式。

作長方形FGED, 其面積= BC x AH。
用三角形AHC補虛三角形AGC,又以三角形CMH補虛三角形CEH,得正方形AGEH,
正方形AGEH面積=兩個三角形AHC面積。
因此長方形FGED面積=2X 正方形AGEH面積=4X三角形AHC面積。
內接正十二邊形面積=12 X三角形AHC 面積 = 3 X 方形FGED面積 =3X 正六邊形邊長 X 半徑。

推廣為 圓內接2N 邊形的面積 =   x半徑 x N邊形一邊的長度。

劉徽還計算出半徑一尺圓形內接正96邊形面積=313.9344方寸,內接正192邊形面積=314.1024方寸

梯形立體體積 編輯

 
梯形堤體積

《九章算術》卷第五商功:「今有堤下廣二丈,上廣八尺,高四尺,袤一十二丈七尺。問:積幾何?」

劉徽術文:「並上下廣而半之者,以盈補虛,得中平之廣,以高若深乘之,得一頭之立冪,又以袤乘之,得立實之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劉徽注 《九章算術》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