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墫(1943年11月1日),江蘇泰州人,生於天津[1][2],中國數學教育家,中國共產黨黨員。曾擔任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數學奧林匹克國家教練組組長、國家隊副領隊、領隊,並五次被聘請為國家集訓隊教練,帶領中國國家隊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團體總分第一,為中國數學競賽發展做出重要貢獻[2]

單墫
出生 (1943-11-11) 1943年11月11日80歲)
 中華民國天津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教育程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博士
1983年
知名於發展中國競賽數學及數學普及工作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競賽數學與數學普及
機構南京師範大學
論文《關於素數冪和的一個問題》
(1983年)
博士導師王元
曾肯成
受影響自常庚哲

經歷 編輯

好學不倦 編輯

單墫於1943年11月1日出生於天津,有三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其祖父為泰州名儒,父親曾經是資本家[3]。單墫中學就讀於南京市第五中學[2],高一時曾經讀過高揚芝所撰寫的《極限淺說》,對其中關於曲邊三角形求解面積問題印象深刻,這成為其後來從事數學科普的重要原因[3] 。1960年,單墫參加高考,因為出身原因僅錄取到最後的第十二志願[3] ,考入揚州師範學院數學系,並於1964年畢業。

1964年投考研究生失敗後[3] ,於秋天開始任教於南京市第四女子中學[2][3]文化大革命期間,通過和各家書店營業員溝通,購買了大量數學書籍[3] ,並通過閱讀《毛澤東語錄》的英文、德文和日文版來學習外語,同時閱讀了《毛澤東選集》的英文甲種本和乙種本,翻譯了英文版數學書籍《組合數學》與英文小說《混血姑娘》[3]

再入大學 編輯

1977年10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始招收研究生,期間接到當時為工人的李克正來信,數學系常庚哲與彭家貴兩人專程前往江蘇對其進行考察[3] ,兩人來到江蘇後發現僅有李克正與單墫報考[3] ,於是臨時決定同時對兩人提前進行考察。經過考試,常庚哲認為單墫基礎深厚而李克正頗有天賦,於是決定一併錄取[3] ,但是單墫由於出身不好,儘管在常庚哲的爭取下,直到1978年4月才正式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3] ,與李克正和1977年10月就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肖剛共住一間[3]

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後,由於中科大師資緊張,單墫承擔了許多教學任務[3] ,同時因為年齡較大又是臨時破格錄取入校,自願指導單墫的常庚哲不久後又長期出國,結果單墫一時沒有導師,也沒有研究方向[3]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學過程中,單墫開始撰寫科普性的小冊子和文章,如《幾何不等式》《覆蓋》《圖論》等等[3] 。單墫在科普方面有了一定名氣後,在假期有時還受邀到上海、合肥、南京等地進行講學活動[3]

來到中科大兩年後,師從著名數學家王元,從事數論方向研究[2][3] 。1980年底,師從王元院士兩個月後,在王元和曾肯成的指導下,單墫完成了論文《關於素數冪和的一個問題》,原定於1981年8月進行博士論文答辯,但是由於該論文遲遲未能發表,而與之相似的一篇論文呢已經在1981年初在國外發表,經過討論最後這仍成為其學位論文[3][4] 。此外單墫又發表了數篇論文,其中《希爾伯特不等式》評價最好,這些論文在陳景潤主持的博士論文答辯會上得到了高度評價[3] 。1983年5月13日,單墫獲得理學博士學位。1983年5月20日,作為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頒布後首批畢業的十八名博士之一,單墫在人民大會堂領取了博士證書,大會由時任總理趙紫陽主持[3] 。單墫獲得了郭沫若獎學金[3] [5]

投身教育 編輯

1985年中國開始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後,單墫開始活躍於數學競賽界。1989年,單墫擔任第三十屆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隊副領隊與教練組組長,帶領中國隊首次取得總分第一的成績[6],同年開始任教於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2]。1990年,第三十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中國舉辦,單墫擔任中國國家隊領隊,並率領國家隊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上再次取得總分第一的成績[6]。在1989年、1990年、1991年,三次受到國家教委和中國科協表彰。

1991年,單墫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開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1992年,開始任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系主任直至1994年,同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當選中共十四大代表[2]。1997年,單墫被評為南京師範大學優秀學科帶頭人,獲得江蘇省「紅杉樹」園丁獎[2]

此外,單墫還曾擔任國家教委理科實驗班專家組組長,南京市第九屆、第十屆政協委員,南京數學學會理事長,美國《數學評論》評論員,廣州大學教育軟體所兼職研究員等職務,為博士生導師[1][2][5]

影響 編輯

單墫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的十八名博士之一,在讀博士期間就已經在數學普及上進行了許多工作,編寫了《幾何不等式》《覆蓋》《圖論》等大量科普性著作。

從1985年中國開始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以來,單墫長期活躍於中國數學競賽界,為中國數學競賽水平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並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單墫擔任過中國國家隊的教練組組長、領隊、副領隊等職務,在其擔任教練組組長期間中國國家隊在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首次拿下了團體總分第一,次年作為中國國家隊領隊帶領中國國家隊再次獲得團體總分第一。

此外其撰寫的《數學競賽研究教程》《解題研究》等成為數學競賽領域的經典著作,並曾獲「中國圖書獎」一等獎。此外其主編的「數學奧林匹克命題人講座」等叢書為中國數學競賽領域的知名參考資料,《數列與數學歸納法》《集合與對應》《因式分解技巧》《解析幾何的技巧》《算兩次》等著作被選入「數學奧賽輔導叢書」「數學奧林匹克小叢書」「數學奧林匹克命題人講座」等數學競賽叢書中。

由於其數學教育上的貢獻,單墫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獲得江蘇省「紅杉樹」園丁獎[2]

著作 編輯

單墫出版各類著作較多,以數學普及與數學競賽方面為主,也曾翻譯多本數學方面書籍。其部分著作曾多次出版,所列出版年份未必為該書首次出版年份。以下列出其部分著作。

普及 編輯

  • 《幾何不等式》(198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
  • 《算兩次》(2001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平面幾何中的小花》(200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
  • 《解題研究》(2002年,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數學競賽研究教程》(2009年,江蘇教育出版社)
  • 《解析幾何的技巧》(2009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初等數論的知識與問題》(2011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 《我怎樣解題》(2013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史話 編輯

  • 《數學競賽史話》(1990年,廣西教育出版社)

譯著 編輯

  • 《幾何不等式》(1991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 《近代歐氏幾何學》(2012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 《近代的三角幾何學》(2012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南师学人库:单墫. 南師學人. [2017-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5).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十八博士今何在:单墫.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 [2016-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9).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劉培傑. 精神的圣徒 别样的人生——60位中国数学家成长的历程. 哈爾濱市南崗區復華四道街10號: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8年9月: 306. ISBN 978-7-5603-2496-8 (中文). 
  4. ^ 十八博士简况表.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 [2016-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8). 姓名:單墫;出生年月:1943.11;取得學位:理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授予學位的學科專業:基礎數學;授予學位日期:1983.5.13;指導教師姓名:王元,曾肯成;學位論文題目:《關於素數冪和的一個問題》;現在得工作單位:南京師範大學 
  5. ^ 5.0 5.1 郭奖得主,学界翘楚;郭奖骄子,吾校菁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創校友基金會. [2017-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9). 
  6. ^ 6.0 6.1 中国派队参加IMO以来的获奖情况. 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 [2017-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