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楚科奇-堪察加語

原始楚科奇-堪察加語楚科奇-堪察加語系的祖語,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分裂為南(伊捷爾緬語)、北(楚科奇語群)兩種。當時,西方的馴鹿牧民遷入楚科奇-堪察加人的家園,內陸居民也採用了新的生活方式。[1]

原始楚科奇-堪察加語
重建自楚科奇-堪察加語系
時代2000 BCE

麥可·福蒂斯丘(Michael Fortescue)《楚科奇-堪察加比較詞典》(2005)中進行了祖語構擬。

音系

編輯

根據福蒂斯丘的說法,原始楚科奇-堪察加語有下列音素

輔音

編輯
唇音 齒齦音 硬齶音 軟齶音 小舌音
塞音 *p *t *c *k *q
擦音 *v
鼻音 *m *n
近音 *w *l *j
R音 *r

*/c/是清硬齶塞音,而非塞擦音č。注意原始楚科奇-堪察加語只有清塞音,沒有濁塞音、有濁擦音*/v ð ɣ ʁ/,而沒有對應的清擦音。

整個*/t ð n l r/系列都是齒齦音,*/t ð n/不是齒音。

元音

編輯
i u
e ə o
æ a(或央)

語法

編輯

一般認為,原始楚科奇-堪察加語有11個名詞,Dibella Wdzenczny假設它們演化自前原始語的6個格。[1]下面是原始楚科奇-堪察加語的格系統.[2]

變格1(單數) 變格2(單數) 變格1(複數)1 變格2(複數)
通格 -∅/-(ə)n/-ŋæ/-lŋǝn -(ǝ)n -t -(ǝ)nti
與格 -(ǝ)ŋ -(ǝ)naŋ -(ǝ)ðɣǝnaŋ
方位格 -(ǝ)k -(ǝ)næk -(ǝ)ðǝk
工具格 -tæ -(ǝ)næk -(ǝ)ðǝk
共格 kæ- -tæ - -
附格 ka- -ma - -
指稱格 -kjit -(ǝ)nækjit -(ǝ)ðǝkækjit
離格 -ŋqo(rǝŋ) -(ǝ)naŋqo(rǝŋ) -(ǝ)ðǝkaŋqo(rǝŋ)
延展格 -jǝpǝŋ -(ǝ)najpǝŋ -(ǝ)ðǝkajpǝŋ
向格 -jǝtǝŋ -(ǝ)najtǝŋ -(ǝ)ðǝkajtǝŋ
定語格 -nu -(ǝ)nu -(ǝ)ðɣǝnu

1注意第一變格的名詞(主要為無生名詞)只在通格有複數。

祖語應是一種主賓型配列語言,現在的楚科奇-堪察加語系則以作通型配列則是後來在北支中出現的,可能是與附近的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人群接觸產生的。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伊捷爾緬語在不能接觸到愛斯基摩-阿留申人群的南部,且也沒有作格結構。不過也有人堅持認為,祖語應是一種作格語言,隨著時間推移失去了。[3]

另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Dibella Wdzenczny. The Case for Fewer Cases in Pre-ChukotkoKamchatkan: Grammaticalization and Semantics in Internal Reconstruction. Commons.emich.edu.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Cultural Studies. Proto-CK (and Proto-C) inflections : Comparative Chukotko-Kamchatkan Dictionary. Degruyter.com (De Gruyter Mouton). 2011-12-22 [2016-04-03]. ISBN 97831109253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7). 
  3. ^ Fortescue, Michael. 2005. Comparative Chukotko-Kamchatkan Dictionary. Trends in Linguistics 23.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