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 (大猩猩)

雌性西部低地大猩猩

花火子(英語:Hanabiko,1971年7月4日—2018年6月19日),暱稱可可Koko),是一頭雌性西部低地大猩猩,生前可以掌握大量修改版美國手語手勢。[2][3]

可可
Koko
upright=250px
攝於2016年5月18日
基本資料
物種西部低地大猩猩
性別雌性
出生(1971-07-04)1971年7月4日[1]
 美國舊金山動物園
死亡2018年6月19日(2018歲—06—19)(46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伍賽德
所屬國 美國
成名原因使用人類手語
語言能力
豢養寵物

可可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動物園,她大部分時間生活在位於伍賽德聖克魯斯山英語Santa Cruz Mountains大猩猩基金會英語The Gorilla Foundation保育中心內。[4][5] 花火子(源自日語,意為「煙火的孩子」)這個名字源自她的生日7月4日,由於這天是美國獨立日,美國全國會施放煙火以慶祝。

可可因為收養一隻貓作為自己的寵物而受到關注,她是極少數擁有寵物的非人類生物。[6] 可可於2018年6月19日去世,得年46歲。[5][2][3]

早年生活

編輯

可可於1971年7月4日在舊金山動物園出生,親生母親是傑奎琳(Jacqueline),父親為布瓦納(Bwana)。可可是人工飼養的第50隻大猩猩。她在一歲以前都跟隨母親一起生活,隨後因需要治療嚴重疾病而被帶到動物園醫院。可可來到動物園醫院後,由帕特森和查爾斯·帕斯特納克(Charles Pasternak)照顧,並作為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研究對象。可可後來被租借給帕特森和帕斯特納克,條件是他們需要看顧可可至少四年。最終,帕特森創立大猩猩基金會以支持對可可及其他大猩猩的研究和保育。[7]

1978年,可可在《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封面圖片為可可在鏡子中拍攝自己。1985年,《國家地理雜誌》又刊登了可可和她的小貓All Ball作為雜誌封面[8]。可可曾與羅賓·威廉斯弗雷德·羅傑斯貝蒂·懷特威廉·薛特納Flea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彼得·蓋布瑞爾史汀等人物見面互動[7]

特徵

編輯

豢養寵物

編輯

大猩猩基金會的研究人員表示,可可於1983年要求一隻貓作為聖誕節禮物。基金會的生物學家羅恩·科恩英語Ron Cohn向《洛杉磯時報》解釋說,可可收到一隻像真的毛絨娃娃後不太滿意,她沒有玩它並不斷用手語表示「悲傷」。因此,她在1984年7月的生日那天被允許從一堆被遺棄的小貓中選取其中一隻。可可最後選了一隻灰色的雄性曼島貓,並將其命名為All Ball。擁有可可監管權並創立了大猩猩基金會英語The Gorilla Foundation弗朗辛·帕特森英語Francine Patterson寫道,可可像照料一隻大猩猩寶寶一樣照顧著小貓。研究人員表示,她試圖護理All Ball,並且非常溫柔和熱愛。他們相信可可照料小貓和通過玩娃娃獲得的技能將有助她學習如何照料後代。[9][10]

1984年12月,All Ball從可可的籠子裡逃走,被一輛汽車撞死。後來,帕特森說,當她用手語與可可表示All Ball死了,可可用手語表示了「糟透了,傷心,糟透了」和「皺眉,哭,皺眉,傷心,有麻煩」。帕特森後來還報告聽到可可發出類似於人類哭泣的聲音。

1985年,可可被允許從一堆小貓中挑出兩隻新的小貓作為她的同伴。這次她選擇的也是曼島貓,名為「Lipstick」和「Smoky」。可可第一次看到橙色的曼島貓後便選了這個名字。當她的訓練員問起這個名字的含義時,可可回答「唇膏口紅」。

為慶祝她在2015年7月的生日,可可又被獻上一堆小貓。她挑選兩隻後,將牠們命名為黑小姐和灰小姐。

智商

編輯

根據可可的訓練員弗朗辛·帕特森英語Francine Patterson的說法,可可能夠理解超過1,000種被帕特森稱之為「大猩猩手語(Gorilla Sign Language)」的手勢[11]。與其他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手語培訓試驗相比,帕特森從小就將可可暴露在英語口語環境中。據報道,除了手語手勢之外,可可還能理解2,000個英語單字。[12] 可可的生活和學習過程被帕特森和她的合著者發表在一些書籍、同行評議科學期刊以及網站上。[13]

和其他大猿語言英語Great ape language實驗一樣,可可通過手語掌握和使用語言的能力也是備受爭議的。[14][15] 目前比較取得共識的看法是可可並沒有掌握文法學文法,並且她對語言的掌握能力尚不及人類幼童,只能使用片段的單字來表達。[16][17][18][19][20]

1972年至1977年間,可可參加過幾次嬰兒智力測試,分數介於70至90之間。[21]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Koko's Birthday Gallery Blog. koko.org. The Gorilla Foundation. [2012-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6). 
  2. ^ 2.0 2.1 Koko, the Gorilla Who Learned Sign Language, Is Dead at 46. Fortune. [2018-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9). 
  3. ^ 3.0 3.1 Koko, famed gorilla that learned sign language, dies aged 46. The Guardian. [2018-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4. ^ CHECK IT OUT: Gorilla project under redesign. The Maui News. 2007-10-01 [2008-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1). 
  5. ^ 5.0 5.1 Koko the gorilla dies in Woodside. The Mercury News. 2018-06-21 [2018-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9). 
  6. ^ Patterson, Francine (Penny), Koko's Kitte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hotographs by Ron Cohn (1985)
  7. ^ 7.0 7.1 Bender, Kelli. Robin Williams, Mister Rodgers, Leonardo DiCaprio and 5 More of Koko the Gorilla's Famous Fans. Pets (Zoo Animals). People. June 21, 2018 [June 24, 2018]. ISSN 0093-76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4). 
  8. ^ National Geographic. Pets (Zoo Animals). Gorilla Foundation. [December 11,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1). 
  9. ^ Hannaford, A. (October 7, 2011, October 7). "Talking to Koko the gorill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Week. Retrieved December 7, 2012.
  10. ^ McGraw, C. (1985, January 10). "Gorilla's Pets: Koko Mourns Kitten's Deat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os Angeles Times. Retrieved December 12, 2012.
  11. ^ Fischer, Steven R. A History of Language. Reaktion Books. 1999: 26–28. ISBN 1-86189-080-X. 
  12. ^ Wise, Steven M. Drawing the Line: Science and the Case for Animal Rights. Basic Books. 2003: 216. ISBN 0-7382-0810-8. [失效連結]
  13. ^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The Gorilla Foundation. [2018-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3). 
  14. ^ Ward, B. (1999). Koko: Fact or Fiction?. American Language Review, 3(3), 12-15.
  15. ^ Hu, Jane C. What Do Talking Apes Really Tell Us?. Slate. 2014-08-20 [2018-03-06]. ISSN 1091-23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1) (美國英語). 
  16. ^ Michael W. Eysenck, 2000, Psychology: A Student's Handbook Taylor & Francis, p. 247
  17. ^ Victoria Fromkin, Robert Rodman, Nina Hyams. 2013.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Cengage Learning, pp. 20-21
  18. ^ William A. Haviland, Harald E. L. Prins, Dana Walrath, Bunny McBride. 2012. The Essence of Anthropology 3rd ed. Cengage Learning, p. 178
  19. ^ Gisela Håkansson, Jennie Westander. 2013. Communication in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p. 131
  20. ^ Joel Wallman.1992. Aping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20
  21. ^ THE EDUCATION OF KOKO (PDF). Koko.org. [2018-06-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7-12). 

延伸閱讀

編輯
  • Patterson, F. G. P.; M. L. Matevia. Twenty-seven Years of Project Koko and Michael. Biruté M.F. Galdikas; Nancy Erickson Briggs; Lori K. Sheeran; Gary L. Shapiro; Jane Goodall (編). All Apes Great and Small: African Apes. Springer. 2001: 165–176. ISBN 0-306-46757-7. 
  • Patterson, Dr. Francine (1987). Koko's Kitten. Scholastic, Inc. ISBN 0-590-44425-5
  • Patterson, Francine and Wendy Gordon (1993) "The case for the personhood of gorillas" In: P Cavalieri and P Singer (Eds) The Great Ape Project: Equality Beyond Humanity, St. Martin's Press, pp. 58–77. ISBN 9780312118181.
  • Vessels, Jane. Koko's Kitten. National Geographic. Vol. 167 no. 1. January 1985: 110–113. ISSN 0027-9358. OCLC 643483454. 
  • Weiner, Jody (2005) "Hot Koko". California Lawy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80.
  • Weiner, Jody. "Hot Koko & the Fetching Cat". Kinship with Animals. Updated Edition Ed. Kate Solisti and Michael Tobias. San Francisco/Tulsa: Council Oak, 2006. 182-88. ISBN 978-157178189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