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師濂(?—?),明末清初文學家、詩人。字黍字,號守齋。浙江山陰(今紹興市)人 [1]

生平 編輯

祖籍浙江餘姚,是明文淵閣大學士呂本曾孫,呂本建呂府,移居紹興,故入籍紹興[2]。明末,呂師濂好談論兵事。甲申之變明朝滅亡之際,呂師濂回餘姚祭祖之後,散盡家財,遊覽大江南北,又渡黃河,雲遊四方[3]

遊歷至雲南,被吳三桂請為幕府上客。雲南人將他與枚乘劉楨相提並論。又遊歷福建、兩廣,蹤跡非常奇特。

生平事跡在清朝《國朝詞綜》卷三,《晚晴簃詩匯》卷一七,《何山草堂詩集序》都有記載[1]

評論 編輯

  • 阮元著《兩浙輶軒錄》中,引用王士禛評語,稱呂師濂:「古文滔莽雄渾,填詞峭雅而旨艷」。
  • 《晚晴簃詩匯》評呂師濂詩:「豪邁不羈,時寓滄桑之感」。

代表著作 編輯

  • 《何山草堂詩稿》
  • 《守齋詞》
  • 《金馬門》

參考連結 編輯

  1. ^ 1.0 1.1 吕师濂. [2015-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張萍. 《明代余姚吕氏家族研究》.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2-07. ISBN 9787308099783. 
  3. ^ 吕师濂. 搜韻. [2015-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