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研究

維特根斯坦哲學著作

哲學研究[1]是英籍奧地利哲學家路特維希·維特根施坦[2]的著作。《哲學研究》討論的問題涵蓋了語義學邏輯學數學哲學語言哲學心靈哲學等領域。它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

哲學研究
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中文版《哲學研究》封面
原名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
作者路德維希·維根斯坦
譯者伊莉莎白·安斯康姆(英譯本)、李步樓(英譯本漢重譯)
類型書面作品[*]遺作[*]文學作品[*]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語言德語
主題日常語言哲學
發行資訊
出版時間1953年
媒介印刷品(精裝書平裝書
規範控制
OCLC954131267

維特根施坦思想向《哲學研究》的過渡

編輯

維根斯坦早期著作《邏輯哲學論》的洞見之一,就是哲學不是一種教條,所以不應該教條地處理哲學。然而早在1931年,維根斯坦就說自己的早期作品是教條的。維特根施坦使用這個詞來形容任何允許在問題和答案之間存在間隔,問題的答案可以在日後發現的概念。《邏輯哲學論》的複雜架構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邏輯分析的任務是去發現形式還未知的基本命題。維特根施坦向後期過渡的標誌體現在對於教條主義的徹底拒斥,也就是,確定下來這一拒斥所產生的所有結果。維特根施坦的注意力從邏輯的領域向日常語言轉移;從對定義和分析的強調向「家族相似」和「語言遊戲」的轉移從系統化的哲學寫作,向格言式的寫作風格轉移,都是向反教條主義轉移的極端體現。維特根施坦的這種過渡最終體現在了他的《哲學研究》一書中。


維根斯坦的前後期思想轉變很大。[3] 維根斯坦著作《哲學研究》的哲學思想的形成, 得益於弗蘭克·普倫普頓·拉姆齊[4]的重要影響。維根斯坦在《哲學研究》序言中說明其前期著作犯了嚴重的錯誤,提到:「因為自從16年前我再次開始專注於哲學以來,我不得不承認我在第一本書中的重大錯誤。 來自拉姆齊的批評和幫助,這使我意識到了自己的這些錯誤(某種程度來說,我自己幾乎無法意識到)。 在他生命的最後兩年中,我與他進行了無數次對話,討論了這些錯誤。」 然而,他也說過要把前後期著作對比,以前期著作作為背景來理解後期哲學。維根斯坦思想轉變來源於他自己的長期的獨立思考以及他的老師或朋友的幫助。

哲學研究

編輯

《哲學研究》在維特根施坦去世後出版於1953年。《哲學研究》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由693個標有數字的段落構成。這一部分曾幾乎在1946年出版了,但維特根施坦從出版商處收回了這本書。 第二部分由編輯、維特根施坦的遺產執行人增添。在《哲學研究》的前言中,維特根施坦說明了他的新思想要對照他的舊思想,也就是《邏輯哲學論》,才能更好地得到理解。並且《哲學研究》中大部分在本質上都是批判性的。他的新思想可以這樣理解:它們揭示了傳統的,關於語言、真理、思想、意向性,尤其是哲學的思維方式上的許多錯誤。這個意義上說,它是一個治療性的作品,哲學本身應該被理解為一種治療。第二部分,專注於哲學心理學,感知等,批判性要弱一些。它更多地是指出新的視角來應對具體的哲學問題。這些新視角當然也同之前的批判有聯繫。所以,把同其他的後期維特根施坦一同閱讀就會更容易理解。《哲學研究》由一段奧古斯丁懺悔錄》中的一段開頭,並指出它給出了「關於人類語言本質的一幅特殊圖畫」。[5]形上學、認識論的或者語言學的思考,不能建立在這個語言圖畫的基礎上。儘管看上去有正確性,把語言縮減為表徵,這樣不是對待全部人類語言的正確方式。哪怕只是把圖片理解為人類語言表徵功能的圖片,這也是一張很差的圖片。另外,雖然以這樣的方式看待語言一直出於整個傳統哲學的基礎部分,對於維特根施坦而言,應該放棄它而轉向一種新的看待語言和哲學的方式。《哲學研究》正是要提出這樣的看待語言的新方式。其結果就是作為治療的哲學這一觀點。

作為使用的意義

編輯

「在我們使用『意義』這個詞的各種情況中有數量極大的一類--雖然不是全部--,對之我們可以這樣來說明它:一個詞的意義就是它在語言中的使用。」[6]

這個基本的陳述是後期維特根施坦視角轉變的基礎。從把意義當作表徵轉向著重強調使用。哲學史上傳統的意義理論一般滿足於指出外部的某些事物作為命題所表達的意義。「某事物」要麼大體上可以定位於客觀的空間當中,或者心靈中,作為心裡表徵。然而查清一個詞、或者一個命題的使用,並不是像《邏輯哲學論》那樣的某種理論構建。研究意義時候,哲學家必須「觀看」單詞的不同使用。這個新的視角非常獨特,以至於維特根施坦反覆強調:

「不要去想,而是要去看!」[7]這樣的看,是通過個案完成的,而不是思考性的總結得出。給出一個詞的意義時,應當描述這個詞的使用,從而取代解釋性的總結。

語言遊戲與家族相似

編輯

維特根施坦引入了「語言遊戲」這一概念來討論使用的多樣性、不固定性,還有「使用是一種活動」這樣的特性。但維特根施坦從未像以前對待「圖畫」那樣來定義語言遊戲。因為和這個概念一起運作的是語言的那些更加流動的、多樣的,更加指向活動的角度。貫徹《哲學研究》的始終,維特根施坦一次又一次回到」語言遊戲「這個概念上來明確自己對待語言的一些思想。維特根施坦仔細研究了原始的語言遊戲,由此得到了許多對語言的特點的深刻認識。在工人的語言遊戲裡,一個工人和他的助手使用正好四個詞彙(石塊,石柱,石板,石樑)[8]。維氏用這個語言遊戲來說明奧古斯丁的那個關於語言的圖畫可能是正確的,但它還是非常有限的。在段落23中維氏給出了許多語言遊戲的例子,說明在使用語言、描繪語言時,開放著很多可能性。

哲學的本質

編輯

後期的維氏同前期一樣認為哲學並沒有,或者說不應該,提出理論,哲學也不提供解釋。

「哲學只把一切都擺在我們面前,既不作說明也不作推論。——因為一切都一覽無遺,沒有什麼需要說明。」[9]

這種反理論的立場同前期的維特根施坦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很大不同。儘管《邏輯哲學論》排除了哲學理論,但它仍然構建了一個系統。其結果就是普通的命題形式(general form of the proposition),同時依賴於嚴格的形式邏輯學。《哲學研究》則指出哲學的本質是非教條的治療,指導哲學家各種治療的方法。「哲學家的工作就在於為一個特定的目的搜集提示物」[10]通過這些提示物來和例子,不同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並沒有一種哲學療法,儘管的確有許多方法,正如有不同的治療法一樣。「[11]與此相關的,是維氏對於哲學中邏輯形式(logical form)和任何先驗歸納的迴避。哲學家們常被誘導而試圖提出這樣的歸納,但哲學的真正任務就是使我們意識到這樣的誘導並展示出(show)如何克服它們。結果,「哲學問題具有的形式是:『我不知道出路何在』。[12]」,所以哲學的目標是:「給捕蠅瓶中的蒼蠅指明飛出去的途徑。」[13]

寫作風格

編輯

《哲學研究》的寫作風格同前期的《邏輯哲學論》形成鮮明的對比。後者的每個部分是嚴格按數字順序層層排列下來的,然而前者則零敲碎打地通過格言來展開討論,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說:「從一個主題跳到另一個主題」。[14]同時前者使用口語化的文字,而且裡面很少找到完整的論證。[15] 這種風格的轉變,是同「研究的本性相聯繫的」[14]維氏強烈地意識到這一對比,所以他認為應該把《邏輯哲學論》同《哲學研究》一起出版,形成對照,來更加明確地反映自己的思想。

參考材料

編輯
  1. ^ *《哲學研究》,維特根施坦,李步樓(譯),商務印書館,2004
  2. ^ 'Ludwig Wittgenstei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Biletzki, A. & Mater, A., 2009. [2009-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3. ^ 《維根斯坦後期思想》,陳嘉映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造訪於2009年5月28日)
  4. ^ MacBride, Fraser, Mathieu Marion, María José Frápolli, Dorothy Edgington, Edward Elliott, Sebastian Lutz, and Jeffrey Paris, "Frank Ramse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20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4). 
  5. ^ 段落1,《哲學研究》,維特根施坦,李步樓(譯)
  6. ^ 段落43,《哲學研究》,維特根施坦,李步樓(譯)
  7. ^ 段落66,《哲學研究》,維特根施坦,李步樓(譯)
  8. ^ 段落2,《哲學研究》,維特根施坦,李步樓(譯)
  9. ^ 段落126,《哲學研究》,維特根施坦,李步樓(譯)
  10. ^ 段落127,《哲學研究》,維特根施坦,李步樓(譯)
  11. ^ 段落133,《哲學研究》,維特根施坦,李步樓(譯)
  12. ^ 段落123,《哲學研究》,維特根施坦,李步樓(譯)
  13. ^ 段落309,《哲學研究》,維特根施坦,李步樓(譯)
  14. ^ 14.0 14.1 前言,《哲學研究》,維特根施坦,李步樓(譯)
  15. ^ Wittgenstein's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Goldfarb, W., (PDF). [2009-05-2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8-21). 

引用

編輯
  •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Blackburn, 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