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巴代伊
喬治·巴代伊(法語:Georges Bataille,法語發音:[ʒɔʁʒ batɑj];1897年9月10日—1962年7月9日),全名喬治·阿爾貝·莫里斯·維克托·巴代伊(Georges Albert Maurice Victor Bataille),法國哲學家,有解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先驅之譽。
喬治·巴代伊 | |
---|---|
出生 | 1897年9月10日 法國多姆山省比永 |
逝世 | 1962年7月9日 法國巴黎 | (64歲)
配偶 | 西爾維亞·巴代伊 |
時代 | 20世紀哲學 |
地區 | 西方哲學 |
學派 | 歐陸哲學 |
生平
編輯巴代伊出生於法國多姆山省比永,出生前其父即身染梅毒,導致雙眼失明、全身癱瘓。1914年一戰期間,巴代伊皈依天主教,一度立志成為神職人員。戰時,他應召入伍,後因肺結核而除役。隔年與母親躲避戰亂,不得已拋下臥病在床的父親。
1918年,巴代伊抵達巴黎,就讀於巴黎文獻學院(l’École des chartes),1922年畢業。同年進入法國國家圖書館任職,直至1942年因病離職。
1922至25年間,巴代伊結識流亡的俄籍哲學家列夫·舍斯托夫,在舍斯托夫引介下閱讀尼采與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並且可能在此時期拋棄天主教信仰,[1]生活開始放蕩,留連妓院,曾以俄羅斯輪盤賭上自己的性命。1924年巴代伊結識安德烈·布勒東等超現實主義者,1926年初次接觸薩德的作品,1928年3月他與西爾維婭·馬克萊斯(Silvia Maklès)結婚,同年以筆名奧克勳爵(Lord Auch,意為「天主拉屎/滾蛋」)推出小說《眼睛的故事》[2],書中表現出他的性虐狂、被虐狂、戀屍癖及屎尿癖傾向,也從此與重視道德的超現實主義分歧。1930年巴代伊的母親逝世於巴黎,他曾自言他於守靈夜時在母親屍體面前自慰。[3]
1933年巴代伊研讀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並受馬瑟·牟斯《論禮物》的影響。1934年他與太太席薇雅分居,結識情婦克萊特·佩尼奧。1935年他與布勒東暫棄前嫌,共同合作對抗法西斯主義,提出道德革命的訴求。1936年成立了超現實主義秘密社團「無頭人」,並發行了同名刊物《Acéphale》。1938年克萊特·佩尼奧過世。1940年德軍進入巴黎,他開始四處逃難。隔年結識莫里斯·布朗肖,兩人成為至交。
1943年巴代伊認識有夫之婦迪亞娜·德·博阿爾內(Diane de Beauharnais),從1945年兩人定居開始,迪亞娜陪伴了巴代伊的後半生。1951年巴代伊前往奧爾良擔任圖書館館長。1954年被診斷出晚期大腦動脈硬化,身體逐漸衰弱,1962年逝世。
參考資料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Architecture" - short essay by Georges Bataille
- Petri Liukkonen. "Georges Bataille". Books and Writers
- Popsubculture, Bio Project, George Bataille biography
- SOFT TARGETS Journal, Bataille's Apocalypse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9 August 2018.
- 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 Extract from Bataille's Eroticism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7 February 2006.
- IMDb entry for Ma mère
- Hayward Gallery's 'Undercover Surrealism' site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 November 2008.
- New Statesman, Bataille's exhibition
- Janus Head: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Continental Philosophy,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and the Arts. Geoffrey Roche, "Bataille on Sade"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7 August 2007.
- Revue Silène, From Heterogeneity to the Sacred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Jérome Bourgon's Bataille essay
- Out of line theatre's devised theatre creation based upon Bataille's "The Dead Man"
- "Toward General Economy," in the journal Scapegoat, issue 05,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