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視

利用大氣電波在地面傳輸電視信號的方式

無線電視是利用大氣電波,完全在地面收發電視訊號的傳輸方式。相對於仰賴人造衛星進行廣播衛星電視有線電視,又被稱為地面電視。無線電視訊號可覆蓋數百千米外的地區[1]

歷史

編輯

電視台透過各地的訊號發射站天線塔電波塔等設施,在大氣層以無線電波方式傳送電視訊號,收視戶再使用天線接收訊號以收看電視節目。在早期沒有人造衛星的時代,電視台多以此方式播放節目。

早期無線電視所接收到的訊號為類比訊號類比電視),而類比訊號會受到地形影響,產生折射或反射的現象,因此會導致電視畫面產生殘影之類的異常畫面。調整天線的方向,或改用具有梳形濾波器的電視機,可稍微改善殘影的問題。

數位電視

編輯
 
負責東京一帶無線電視訊號發射的東京晴空塔。在適當位置設定電波塔,是無線電視常見的廣播方式
 
接收UHF訊號的八木天線
(自上而下的第二、第三個天線)
 
採用雙面板法製作的新型天線

近年來,許多國家積極推動無線電視數位化,使用數位訊號來傳送,解析度和細緻度相對於類比電視提高很多。此外,數位電視還有抗干擾能力使畫質不受氣候影響,現在還能提供各種互動功能和軟體升級功能,是目前無線電視廣泛發展的趨勢。

特點

編輯

無線電視多數提供免費廣播,即觀眾無須付費便能收看由發射站播送的電視訊號,但很多時候天線仍要由戶自行安裝或由所在大廈的管理業者安裝,然而這種廣播方式無疑能吸引低收入的觀眾,在開發中國家或地區無線電視都是最廣泛的廣播方式。

早期的類比訊號易受天氣及地形環境影響,有訊號不穩定及帶雪花、殘影等不良現象。近年改用數位訊號,接收與畫面品質獲大振幅改善,並提供互動功能,還可附帶電台廣播。總體來說,無線電視有嚴重的缺陷:覆蓋面小和頻道數量太少(受制於頻譜),儘管可以利用更先進的資料壓縮技術來填補,但始終不如有線電視或衛星電視的頻道數量。不過因為經濟發展,無線電視也逐漸被有線電視及IPTV所取代,高端觀眾樂於付費收看品質更高的電視節目。

各地特色

編輯

不同的地方對無線電視的發展態度有所不同。

中國大陸

編輯

例如中國大陸,因傳送效果與收益不佳,在城鎮基本上以有線電視傳送為主。但是在大部分鄉村以及偏遠地區,因有線電視工程施工困難,包括城市目標使用者的經濟原因,仍要依靠無線電視訊號來傳送電視節目訊號,特別是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本省與本市的綜合頻道這三個頻道。因為這三個頻道是這些地區的居民了解國家(省、市)新聞與政策以及享受電視娛樂的唯一途徑,所以無線電視也是在廣電部門使用的增加覆蓋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現在,廣電部門為了改善這些地區的收視品質,已經開始推廣使用戶戶通工程的廣播電視衛星接收裝置,無線電視訊號已經變為補縫隙的手段。

港澳地區

編輯

澳門已經於1990年代基本淘汰無線電視,改用有線電視(澳門主要為公共天線),現積極發展網路電視(IPTV),但現在又開始使用澳門數位無線電視廣播;而香港目前仍以無線電視為主導地位,但實際上有線電視已經迅速增長,50%的中上收入觀眾採用有線電視以收看更多頻道,現在政府正積極推廣數位無線電視廣播服務,改善接收效果、提供更佳的畫面和聲音品質、提高頻譜效益,以及支援嶄新服務。嶄新服務包括高解析度電視(高畫質電視)、互動電視和數據傳輸服務。

臺灣

編輯

與多數國家地區相同,臺灣發展電視事業初期以無線電視為主流,臺灣最早成立的三家電視台(老三台)均為無線電視台。無線電視在臺灣雖佔據一定的市場,但1980年代崛起的有線電視提供了更多頻道和節目予觀眾選擇,普及率甚至達到100%。2012年起,臺灣各無線電視台全面停播類比訊號、改以數位訊號播送,數位電視頻道增至20個(2022年增至23個),所受到的關注也比以往大。

其他國家

編輯

美國歐洲澳洲等等的偏遠地區,因人煙稀疏,多採用衛星電視或IPTV。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BC.co.uk. Help receiving TV and radio. [September 28,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