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桑加尼(Kisangani)是剛果民主共和國喬波省首府,人口682,599 (2004年)。該城在1883年由亨利·莫頓·史坦利建立,故曾稱史坦利城史坦利維爾(Stanleyville),曾是基贊加政府所在地,1961年剛果內亂時,基贊加政府遷都至此。

基桑加尼
省會與城市
Ville de Kisangani
基桑加尼的天際線
綽號:Boyoma
基桑加尼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位置
基桑加尼
基桑加尼
Location in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坐標:0°31′0″N 25°12′0″E / 0.51667°N 25.20000°E / 0.51667; 25.20000
國家剛果民主共和國
喬波省
市鎮Lubunga, Makiso, Mangobo, Tshopo, Kabondo, Kisangani
政府
 • 市長Jean-Louis Alaso[2]
面積
 • 省會與城市1,910 平方公里(740 平方英里)
海拔447 公尺(1,467 英尺)
人口(2015年)
 • 省會與城市1,602,144[1]
 • 密度839人/平方公里(2,170人/平方英里)
 • 市區[3]1,040,000
時區中非時間UTC+2

城市的語言是斯瓦希里語林加拉語,其次是法語。基桑加尼的官方語言是法語。

剛果河河口約1,300英里的城市基桑加尼是剛果河最遠的通航點。基桑加尼是全國繼金夏沙後,最主要的內陸港口,河流和陸地運輸和主要的市場推廣及分銷中心,為國家的東北部一個重要的商業樞紐點。自19世紀後期就已經成為剛果北部的商業之都。

地理與氣候

編輯

基桑加尼位於剛果河、紹波河和林迪河的交界處以及剛果東部和西部的十字路口。它大約位於非洲大陸中部,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察波省中部。位於剛果河最北端,可供金夏沙和基桑加尼之間的大型水運貨物通航,為剛果盆地的大部分地區提供了天然運輸水道,這有助於該市作為一個貿易城市的重要性的提高。

基桑加尼位於佐波市中心,北鄰剛果民主共和國巴納利亞市,南鄰烏本杜和奧帕拉地區,西鄰伊桑吉,東鄰巴夫瓦森德市。基桑加尼市距布塔324公里,距伊西羅572公里(355英里),距布尼亞696公里(432英里),距金夏沙2912公里(1809英里)。

盧阿拉巴河流經一個彎道,與剛果河匯合,在改道處是基桑加尼市。基桑加尼市的大部分土地位於北部的察波河和南部的剛果河之間。許多支流和島嶼交織在一起,有利於內陸水道的流動。潮汐海峽實際上將LÎle Mbiye和基桑加尼市的大陸分開。這座城市在當地被稱為博伊馬,因為它具有突出的陸地地理特徵,博伊馬瀑布。這七個瀑布的總落差為61米(200英尺)。可以看到在急流上安裝漁場的瓦格納瀑布。

該市的土地面積估計為1910平方公里。基桑加尼市每平方公里有229名居民。這座城市坐落在廣闊而孤立的剛果盆地中間,剛果盆地是地球上第二大熱帶林地。它位於北緯0°31'的赤道(57公里),東經25°11'的格林威治子午線,海拔404.1英尺(428米)。

勒姆比耶位於基桑加尼東部的剛果河上。它位於瓦格納瀑布上游,北緯0°31'東經25°11'之間,海拔376米。它毗鄰基桑加尼鎮,長14公里,寬4公里。在基桑加尼周圍,勒姆比耶是唯一一個擁有相對完好的茂密森林的生態系統。該島是斯泰倫博世大學森林生態系統保護非洲可持續森林管理專題討論會項目的一部分。該島面積1400公頃,由三種類型的森林組成:旱地森林、周期性水淹森林和沼澤森林。

基桑加尼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36
(97)
36
(97)
36
(97)
35
(95)
34
(93)
34
(93)
33
(91)
33
(91)
34
(93)
34
(93)
35
(95)
35
(95)
36
(97)
平均高溫 °C(°F) 31
(88)
31
(88)
31
(88)
31
(88)
31
(88)
30
(86)
29
(84)
28
(82)
29
(84)
30
(86)
29
(84)
30
(86)
31
(88)
日均氣溫 °C(°F) 26
(79)
26
(79)
26
(79)
26
(79)
26
(79)
25.5
(77.9)
24
(75)
24
(75)
24.5
(76.1)
25
(77)
24.5
(76.1)
25
(77)
25.2
(77.4)
平均低溫 °C(°F) 21
(70)
21
(70)
21
(70)
21
(70)
21
(70)
21
(70)
19
(66)
20
(68)
20
(68)
20
(68)
20
(68)
20
(68)
19
(66)
歷史最低溫 °C(°F) 17
(63)
18
(64)
17
(63)
18
(64)
18
(64)
18
(64)
17
(63)
17
(63)
17
(63)
18
(64)
18
(64)
16
(61)
16
(61)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53
(2.1)
84
(3.3)
178
(7.0)
158
(6.2)
137
(5.4)
114
(4.5)
132
(5.2)
165
(6.5)
183
(7.2)
218
(8.6)
198
(7.8)
84
(3.3)
1,620
(63.8)
月均日照時數 187 170 187 180 187 150 124 125 150 186 150 155 1,951
資料來源:BBC Weather Centre Kisangani[4]

歷史

編輯
 
阿拉伯奴隸對尼亞圭的突襲,1870年左右

亨利·莫頓·史坦利(Henry Morton Stanley)代表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King Leopold II of Belgium)於1883年在剛果河(Congo River)的瓦納·魯薩里(Wana Rusari)島上建立了後來的史坦利瀑布站(Stanley Falls Station)之前,該地區居住著一個剛果土著部落,稱為恩亞(Enya)部落,他們曾利用瓦格納瀑布(原名史坦利瀑布)捕魚。該島位於盧阿拉巴河上,距離目前城鎮的海岸幾米處,其7個瀑布分布在基桑加尼和烏本杜之間100公里(62英里)。

1883年12月,史坦利在距離剛果河口約1300英里(2100公里)的地方建立了該地區的第一個貿易站。該定居點最初被稱為福爾斯站(或「後史坦利瀑布」或「瀑布」或簡稱「博伊馬」,博伊馬瀑布的非洲名稱),然後隨著比利時對該地區的殖民統治,它發展成為一個定居點叫史坦利維爾。該鎮是剛果河上輪船航行的城市終點站,最初是一個貿易站。自19世紀末以來,它一直是剛果北部的主要中心。

史坦利讓身為蘇格蘭人的工程師賓尼先生負責與當地人的貿易,並代表利奧波德國王的剛果自由州的地區權威。「基桑加尼」這個名字顯然是當地人一貫使用的,而「史坦利維爾」這個名字是法語(史坦利斯塔德是荷蘭語)。在20世紀20年代馬里斯特兄弟出版的斯瓦希里語手冊中,我們發現了一個替代命名的例子「從X到史坦利維爾」,翻譯為「toka X Mpaka Kisangani」。[5] 「Kisangani」是對剛果土著語言單詞Boyoma的斯瓦希里語翻譯,意思是「島上的城市」,在林加拉語中也被譯為Singitini(或Singatini),意思相同。

 
1902在史坦利維爾的歐洲人

非洲人和歐洲人建立聯繫後不久,尚吉巴的奴隸販子(當時的歐洲作家傳統上稱之為「阿拉伯人」)從東方來到了史坦利瀑布。自由州官員和奴隸販子之間的關係緊張,經過一場戰鬥,1887年該站被廢棄。

在剛果的阿拉伯-歐洲戰爭之後,1888年,自由國家(在尚吉巴談判之後)通過任命穆罕默德·本·阿爾凡·穆伊雷布·蒂普·蒂普(Mohammed Bin Alfan Mujreb Tippu Tip)為尚吉巴最偉大的奴隸主之一,成為從伊圖裡的坦噶尼喀東部一直延伸到馬尼埃馬的「史坦利瀑布」(Stanley Falls)地區的第一任總督,從而達成了建立一種權力形式的協議。最終,利奧波德派來的歐洲人完全控制了中非的廣大地區。1898年7月15日,史坦利維爾開始成為東部史坦利瀑布省相對繁榮地區的首府。

 
史坦利瀑布站,1893年平面圖,奠定了基桑加尼的基礎

1958年9月6日,比利時政府通過第12/357號合併令接管剛果自由邦50年後,史坦利維爾獲得了官方城市地位,該法令將史坦利維爾劃分為4個市鎮:比利時一世、比利時二世、布魯塞爾和史坦利。1958年底,該市成為帕特里斯·盧蒙巴的大本營,剛果民族運動黨(MNC)領導人。在他擔任中央郵政局350名職員期間,他與紐約市建立了牢固的聯繫。衣索比亞ONUC部隊於1960年7月後抵達該市。1961年盧蒙巴遇刺後,安托萬·吉森加在史坦利維爾建立了剛果自由共和國,與利奧波德維爾(現金夏沙)的中央政府競爭。在1960年基桑加尼從比利時獨立出來之前,據說基桑加尼的人均勞斯萊斯數量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6]

 
1964年,比利時傘兵在「紅龍行動」中作戰

1964年初,辛巴起義(「辛巴革命」)發生,到5月和6月迅速發展為徹底的叛亂。到了八月,叛軍已經從瓦尼·魯庫拉的基地攻占了史坦利維爾。他們關閉了機場,禁止平民離開,其中包括至少一名外國領事館工作人員。一些美國和歐洲國民被俘虜,經過緊張的談判,比利時發起了「紅龍行動」,還有大量外國僱傭兵在邁克·霍爾上校的領導下解救人質。[7]

1966年,這座城市被重新命名為基桑加尼

1966年和1967年,基桑加尼是史坦利維爾叛亂的地點,這導致了廣泛的搶劫。

地區衝突

編輯

90年代,該地區成為第一次剛果戰爭期間基桑加尼戰役的一系列主要戰役的戰場。解放剛果民主力量聯盟領導人洛朗·德西雷·卡比拉在盧安達蒲隆地烏干達軍隊的協助下,從剛果東部邊界入侵剛果。截至1998年10月30日,剛果境內有15 000名烏干達士兵和19 000名盧安達士兵。洛朗·卡比拉指定基桑加尼為外國軍隊的前沿基地,他向西進軍金夏沙,推翻蒙博托

胡圖族人民在薩伊西部被數千人屠殺時,由於在採礦區,特別是基桑加尼和南北基伍的搶劫,外國軍事力量聯盟解體。民眾完全反對外國勢力的存在於該國,因為他們的行為危及了民眾的生命與財產。洛朗·德西雷·卡比拉不能繼續支持利用基桑加尼作為外國戰鬥人員的基地,因為他們發動了屠殺胡圖人的攻擊,因此他要求盧安達將其部隊撤出該國。

1999年,這座城市是烏干達和盧安達軍隊在第二次剛果戰爭中首次公開交火的地點,當時有近3000人死於交火。此前,反政府反叛組織剛果民主聯盟(RCD)分裂進入基桑加尼和戈馬的營地。戰鬥也發生在鎮附近的金礦上。當地居民在烏干達軍隊和盧安達軍隊的交火中喪生,導致大約四分之一的城市被毀。各種建築遭到破壞,最明顯的是聖母院羅賽爾大教堂的屋頂被飛彈破壞。據報道,這兩支外國軍隊都搶劫了這座城市。儘管國際法院譴責烏干達,但在2000年6月5日至10日期間,盧安達人和烏干達人之間的進一步衝突導致數千人死亡和廣泛破壞,仍有待確定責任、實現賠償或逮捕。[8]

2002年5月14日,在第二次剛果戰爭期間,基桑加尼有160人被屠殺,據信這是勞倫特·恩孔達指揮下的人所為。[9] 2002年簽署和平協議時,該鎮已被盧安達支持的剛果民主聯盟戈馬派(剛果民盟戈馬派)控制。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Cellule d'Analyses des Indicateurs de Développement. [2 Februar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October 2018). 
  2. ^ Baron, Vincent. Changement à la Tête de l'hôtel de Ville: Jean-Louis ALASO prend la place d'Augustin OSUMAKA. Mairie Kisangani. 17 February 2018 [9 August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9 August 2019). 
  3. ^ PopulationStat.com. [2021-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4. ^ 存档副本. [2010-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06). 
  5. ^ CongoForum. Congoforum.be. [2015-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6 July 2011). 
  6. ^ French, Howard W. An Outpost Whose Futures Have Come and Gone. NYTimes.com (Zaire; Kisangani (Zaire)). 1997-02-14 [2015-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August 2017). 
  7. ^ Congo Mercenary, London: Hale (1967), ISBN 0-7090-4375-9; Boulder, CO: Paladin Press (reissue 2008, with new foreword), ISBN 978-1-58160-639-3
  8. ^ Participation active à la reconstruction de la Ville de Kisangani/RDC. societecivile.cd. [2015-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December 2013). 
  9. ^ D.R. Congo: Arrest Laurent Nkunda For War Crimes | Human Rights Watch. Hrw.org. 2006-02-02 [2015-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 February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