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席爾微板塊

塞席爾微板塊是一個微板塊,位於印度洋西部的塞席爾海域,由前寒武紀岩石構成。

早侏羅世岡瓦納大陸(左)的分裂 A- 早白堊世;B- 晚白堊世;C-古新世;D- 現代(右)

位於印度洋中部塞席爾群島的花崗岩露頭是阿爾弗雷德·魏格納作為其大陸漂移學說的證據而引用的最早例子之一。[1]是脊-羽相互作用將變薄的微陸塊與另一個大洲(即印度)分離開。[2]

塞席爾微板塊的花崗岩是在7.5億年前的前寒武紀晚期植入的。[3][4][5][6] 索馬利亞洋盆的熱誘導裂變和沿戴維斷裂帶的變形張裂始於2.25億年前的樂平世岡瓦納大陸在約1.67億年前的中侏羅世開始分裂。那時,東岡瓦納大陸包含南極洲馬達加斯加印度澳洲,開始與非洲分離。距今1.15-1.2億年前,東岡瓦納大陸開始分裂,印度開始向北漂移。[5]

隨後,塞席爾群島又經歷了兩個階段的張裂,分別將其與馬達加斯加和印度隔開來。距今8400–9500萬年前,塞席爾/印度與馬達加斯加分離。最初的轉換張裂使得塞席爾/印度板塊向北移動。[5]約8400萬年前,洋殼開始在馬斯克林深海高原中形成,[7]導致塞席爾/印度板塊開始旋轉。6600萬年前,新的斷裂將塞席爾群島和印度分開,形成了目前仍活躍的嘉士伯海嶺。張裂事件發生的時間與德干暗色岩的最大活躍期相吻合,[8]在塞席爾高原上發現的火山也與這一事件有關。[5]這導致人們認為留尼旺熱點的啟動,導致張裂移動到目前的位置。[9]

參考

編輯

注釋

編輯

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