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城牆
大名城牆或稱大名古城牆,即今大名縣城,位於中國河北省大名縣,西距邯鄲75公里。大名城牆可指大名府故城城牆或明清大名府城牆。大名府故城因洪災而埋入地下。明代大名府城牆則延續至今,大名古城歷史上一直是冀南政治、軍事、文化、商貿中心,是研究明代城市布局的模式,為明清城防提供了實物證據,是大名歷史變遷的見證。2006年,大名府故城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大名明清城牆列入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北宋大名府故城城牆
編輯大名府故城位於今大名縣東北6公里處大街鄉。明建文三年(1401年),漳河、衛河發洪水,導致大名府城埋入淤泥之中。
明清大名府城牆
編輯根據史書記載載,大名府舊城(大名府故城)被淹後,都指揮使吳宓在艾家口鎮北始築此城(今縣城所在地),重建大名府城。當時大名府、元城縣、大名縣治所均在此(今大名縣,包括歷史上大名、元城兩縣)。明永樂九年(1411年),大名縣治遷回南樂鎮(今舊治),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遷回,即現存的大名府古城,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1]
成化八年(1472年),大名知府熊祥主持修建四門城樓。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大名知府姚如循將城牆外包磚石。
1945年起,城牆逐漸毀損。至1980年代,僅存四門及部分牆段。1985年,復建北城門城樓。2009年至2013年,當地政府重修城牆。[2]
布局
編輯大名城修建其始,城牆為土古垣,周長9里,高3.5丈,為南北跡稍長、東西略短的方形城,四面居中各設一門,以南北大街為中軸,東西大街在十字街交會。南稱崇禮門、東為體仁門、北為瑞智門、西為樂義門。四門外均修瓮城。南、北瓮城門向東開,取意「迎喜」,東、西瓮城門向南開,取意「朝陽」。四城門上方均為雙層城樓,且均是扭頭門城四角有角樓,城上有炮台,並大名古城北門均挖水坑排水,四個主街有下水道與護城河相通。
城外周圍挖護城河一道,寬9丈,深4.5丈,連通支漳河和引河,護城河水長流不斷,四個瓮城外均修大石橋。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府姚汝循申請國銀包修城牆,以石為基,城周圍5尺皆以青長方石作基礎,上以長方磚壘砌到頂,並將原來門樓、敵台、戌鋪、女牆進行維修加固,悉如新制(此城持續到1945年日本投降。1947年大名被中國共產黨攻佔後,為防中國國民黨重新占領,城外青磚由群眾拆掉)。明清時期,府城不僅是府縣官屬駐地,而且設過都察院、直隸總督府、兵備道,大名鎮總兵署大名道台署等軍政機城內先後有元城書院關[1]。
此外,府城在文化設施建設上,亦多記載、城內先後有天雄書院、大名書院、貴鄉書院、廣晉書院、大名府儒學、府學、縣學等文化場所。城內外建有普照寺、臨濟寺、金佛寺、關帝廟、文廟、真武廟、府和縣城隍廟。當時城內主要街道建有牌坊十餘座,多為明朝晚期大名籍朝官告老還鄉後定居城內而立,較為著名的有黃閣老、成閣老、劉家牌坊等[1]。
大名府城建成後,一直是冀南政治、軍事、文化、經濟中心,清順治六年(1649年),設三省總督駐大名,節制直隸、山東、河南三省。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直隸為直隸省,直隸第一省會駐該城。城內店鋪林立,街道整齊,古城框架保存完整。主要景區有古城樓(含城外的四關城、城樓、馬道、馬面、城牆及護城河)、古教堂(即天主教堂)、古槐(即明代臥龍槐)、仿古街(即修建北大衡東大街為仿古步行街)。古城城貌雄偉壯觀,布局嚴謹巧妙,可與西安、平遙古城相媲美[1]。
保護
編輯大名古城北門及東門現已恢復明代城樓模式,南門和西門暫無城樓,基座保存較好,門洞內路基加高,外門洞距地約4米,大車通行不便。四周城牆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為居民和單位占用,城上多建有房屋,高度尚存4米,護城河上大多蓋上水泥板排水,石橋也都改建,改為磚質拱橋,瓮城早已拆除,城內道路格局未變,兩側商鋪僅存少許,西街現存劉家花園舊址及明代古槐一株,東街現有省保單位「天主教堂」,城內四角水坑仍舊保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