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維特捷夫特

俄罗斯帝国海军将领

威廉·卡洛維奇·維特捷夫特俄語:Вильгельм Карлович Витгефт德語:Wilhelm Withöft),又譯維特格夫特、菲特格夫特,俄羅斯帝國海軍軍人。其最主要的事跡是在日俄戰爭中,短暫指揮太平洋艦隊(後稱第一太平洋艦隊)旅順分艦隊,在黃海海戰中戰死。

威廉·卡洛維奇·維特捷夫特
出生1847年10月14日
俄羅斯帝國敖德薩
逝世1904年8月10日(1904歲—08—10)(56歲)
黃海(戰死)
效命俄羅斯帝國
軍種俄羅斯帝國海軍
服役年份1868-1904
軍階海軍上將
統率太平洋艦隊(第一太平洋艦隊)
參與戰爭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
日俄戰爭
獲得勳章一等帶劍聖斯坦尼斯瓦夫勳章英語Order of Saint Stanislaus
三等聖弗拉基米爾勳章英語Order of Saint Vladimir
二等聖安妮勳章英語Order of Saint Anna

簡歷

編輯

日俄戰爭前

編輯

維特捷夫特出身於俄羅斯帝國敖德薩一個德裔家庭。1868年維特捷夫特從海上士官生軍團英語Sea Cadet Corps (Russia)畢業,並參加飛剪式帆船弗薩德尼克號的環球航行。回到俄國後,1870年受准尉銜,1873年晉升為尉官。

1875-1878年,維特捷夫特參加了專門的進修,研習海軍炮術和水雷戰術。此後其於波羅的海艦隊多艘軍艦的不同崗位上服役。

1885年,晉升為二等海軍校官(海軍中校),指揮炮艦格羅匝號(俄語:Гроза)。其後擔任海軍技術委員會檢查員、水雷檢查長助理,負責測試各種水雷。

1892年,任魚雷巡洋艦沃耶沃達號(俄語:Воевода)艦長。

1894年,晉升為一等海軍校官(海軍上校),任胡蜂號俄語Наездник (клипер, 1878)(俄語:Наездник)艦長。

1895年,任波羅的海艦隊驅逐艦戰隊司令。後到遠東赴任,任裝甲巡洋艦迪米特里·頓斯柯伊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Dmitrii Donskoi艦長。

1898年,任俄國最新下水的戰艦奧斯利雅維亞號艦長。

1899年11月7日(俄歷10月26日),升任海軍少將。

1900年,因參與鎮壓義和團有功,受勛一等帶劍聖斯坦尼斯瓦夫勳章英語Order of Saint Stanislaus;同年也獲日本授勳勳二等旭日重光章。此後直到1903年,任關東州總督兼太平洋艦隊司令葉夫根尼·伊萬諾維奇·阿列克塞耶夫海軍上將的首席參謀。

日俄戰爭

編輯
 
皇太子號戰艦,黃海海戰時俄軍突圍艦隊的旗艦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維特捷夫特擔任俄國在遠東的海軍司令部負責人。斯捷潘·馬卡羅夫戰死後,維特捷夫特受命臨時指揮太平洋艦隊(後改稱第一太平洋艦隊)旅順分艦隊。由於旅順分艦隊一直遭到日軍的封鎖,困在旅順港(俄方稱亞瑟港)內,6月23日,維特捷夫特曾試圖指揮艦隊突圍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中文舊稱海參崴),然而在與日軍的封鎖艦隊短暫接觸後,俄軍艦隊返回了旅順港內,第一次突圍行動失敗。[1]

8月7日,日本陸軍在占領了旅順城外的青山和狼山陣地後,開始動用280毫米重型攻城炮對港內進行炮擊[2]。一枚炮彈碎片擊中維特捷夫特,使其腿部受傷。[1]

面對第一太平洋艦隊旅順分艦隊的困境,維特捷夫特的上司阿列克塞耶夫認為當務之急是讓艦隊儘快出航,打破封鎖,與符拉迪沃斯托克分艦隊會合,以加強實力,抗衡日本聯合艦隊。然而維特捷夫特反對這種冒險的行動方案,認為應該讓旅順分艦隊成為「存在的艦隊」,只需要蹲守在旅順港內即可;同時他還下令拆除部分艦載武器,用作地面防禦[3]。雖然維特捷夫特的行動缺乏積極主動性,然而他的做法其實與俄國高層的想法一致,即在旅順港內繼續堅守,直到救援的第二太平洋艦隊(從波羅的海艦隊抽調艦艇組成)到達[3]

然而阿列克塞耶夫極力向聖彼得堡陳情,並成功爭取到了尼古拉二世的首肯。俄國中央向維特捷夫特發去以皇帝的名義起草的文書,要求其儘快行動,否則可能要將其送上軍事法庭。維特捷夫特只好同意立即準備出港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4]

1904年8月10日,維特捷夫特在戰艦皇太子號上升起將旗,06:15艦隊開始依次出港。俄軍的突圍隊伍中,包括了戰艦6艘:皇太子號、列特維贊號勝利號佩列斯韋特號塞瓦斯托波爾號波爾塔瓦號防護巡洋艦4艘阿斯科利德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Askold帕拉達號黛安娜號諾維克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Novik (1900);以及驅逐艦14艘。

當天12:00 ,雙方艦隊發生接觸,由於維特捷夫特不打算與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海軍中將率領的日本艦隊決戰,而採取了避戰的態度,有很長一段時間雙方都是以各種艦隊機動為主,沒有發生很激烈的戰鬥。17:30,速度較快的日軍終於追上了俄軍,雙方隨之發生炮戰。18:35,日軍一發12英寸炮彈擊中了皇太子號艦橋,將當時正在艦橋上指揮戰鬥的維特捷夫特以及一旁的參謀人員全數殺死[5]。18:39,一發6英寸炮彈命中航海艦橋,造成操舵裝置,皇太子號開始轉圈。由於維特捷夫特沒有預先安排好後備的指揮系統,加上旗艦皇太子號錯誤地偏航,導致俄軍艦列大亂。在混亂中大部分俄軍艦艇撤回了旅順港。[6]

黃海海戰雖然俄軍保住了大部分艦艇,但旅順分艦隊依然沒能突破封鎖與符拉迪沃斯托克艦隊會合。而受傷的皇太子號和3艘驅逐艦逃到了膠州,並由當地德國官員解除了武裝。

榮勛

編輯

俄國:

外國:

注釋

編輯
  1. ^ 1.0 1.1 Kowner, p. 410.
  2. ^ 查攸吟, p. 182
  3. ^ 3.0 3.1 Forczyk p. 46
  4. ^ Forczyk p. 48
  5. ^ 查攸吟, p. 216
  6. ^ Forczyk p. 53, 54

參考文獻

編輯
  • Forczyk, Robert. Russian Battleship vs Japanese Battleship, Yellow Sea 1904-05. 2009 Osprey. ISBN 978-1-84603-330-8.
  • Kowner, Rotem (2006).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Scarecrow. ISBN 0-8108-4927-5
  • Nish, Ian (1985). The Origins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Longman. ISBN 0-582-49114-2
  • Sedwick, F.R. (1909). The Russo-Japanese War. The Macmillan Company
  • Corbett, Sir Julian. "Maritime Operations In The Russo-Japanese War 1904–1905" (1994) Originally a classified report, and in two volumes. ISBN 1-55750-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