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爾伯特
蓬蒂約的安吉爾伯特(約760年 – 814年2月18日)[1],法蘭克貴族詩人。他曾接受阿爾琴的教導,隨後擔任查理曼大帝的秘書和外交官,同時也是查理曼大帝的女婿。在封聖會議建立之前,安吉爾伯特就被宣福並尊為聖人。他去世於2月18日,這一天也是他的瞻禮日。
安吉爾伯特 | |
---|---|
聖里基耶修道院院長 蓬蒂約伯爵 | |
出生 | 約760年 |
逝世 | 814年2月18日 聖里基耶, 奧斯特拉西亞, 法蘭克王國 |
敬禮於 | 天主教會 |
宣福 | 封聖會議建立之前 |
封聖 | 1100年 由教皇烏爾班二世 |
瞻禮 | 2月18日 |
生平
編輯安吉爾伯特可能在查理曼大帝位於亞琛的宮廷學校度過了他的成長歲月,並得到了英格蘭學者阿爾琴的悉心教導,兩人進而結下了友誼。當查理曼大帝派遣他的三子丕平前往義大利出任倫巴第國王時,安吉爾伯特也隨行前往,並擔任宮廷高級行政官(primicerius palatii)。 [1]作為丕平的朋友和顧問,他曾一度協助義大利政府,發揮過積極作用。他還將法蘭克福宗教會議關於聖像破壞運動的文件呈交給了教皇阿德里安一世。同時他先後於792年、794年和796年三次被委以重任,前往教皇處執行重要使命。[3]安吉爾伯特還曾擔任沿海省份的軍官。[4]800年,他陪同查理曼大帝前往羅馬[5],到了811年,他又成為了查理曼遺囑的見證人之一[3]。
關於安吉爾伯特與查理曼大帝的女兒|貝爾塔的關係,存在多種傳說和爭議。有觀點認為他們已經結婚[5],也有記錄顯示他們可能並未正式成婚[4]。然而,無論他們的婚姻狀態如何,他們都共同孕育了後代,包括至少一個女兒和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尼特哈德在9世紀中葉成為了一位著名人物[3], 而他們的女兒貝爾塔(Bertha)後來嫁給了蓬蒂約的赫爾戈德二世(Helgaud II)。在中世紀,婚姻的控制權與合法性是備受爭議的議題。安吉爾伯特與貝爾塔的關係,正是當時人們挑戰神聖婚姻觀念同時卻擔任教會職務的例證。此外,有學者推測查理曼大帝之所以未讓女兒們正式步入婚姻殿堂,是出於對潛在女婿可能引發的政治競爭的憂慮。儘管當時有政治家建議通過包辦婚姻來鞏固聯盟,但查理曼大帝的女兒們最終都未正式成婚。
790年,安吉爾伯特退隱至森圖勒姆修道院(Abbey of Centulum),即「聖理查里烏斯修道院」( Sancti Richarii monasterium ),位於現皮卡第大區的聖里基耶[5]。794年他當選為修道院院長[5],重建了修道院,並捐贈了一個藏書量達200冊的圖書館[1]。在 墨洛溫王朝、加洛林王朝乃至後來的時代,由俗世之人擔任修道院院長的情況屢見不鮮。這些人往往將修道院的收入中飽私囊,僅給予僧侶們維持基本運作的微薄經費。然而,安吉爾伯特卻傾注了大量心血於聖里基耶的重建之中。當他完成這一壯舉時,查理曼大帝親臨此地,與其共度了公元800年的復活節。為了響應加洛林王朝的教育政策,安吉爾伯特還在聖里基耶創辦了一所學校,致力於教育當地的孩子們[6]。
詩歌
編輯安吉爾伯特的拉丁詩歌不僅彰顯了他作為世俗之人的文化底蘊與高雅品味,還反映了他與皇室間非同一般的親密關係。[3] 在他的詩歌中,查理曼大帝及其宮廷成員皆以親切而富有戲謔意味的綽號著稱。查理曼大帝被稱為「大衛」[7],藉以比擬聖經中的大衛王。而安吉爾伯特則因其在詩歌創作上的造詣,特別是可能創作了一部描繪宮廷生活及查理曼大帝與利奧三世會面的史詩(該史詩僅留存片段),被親昵地稱為「荷馬」。[4] 這是一幅由維吉爾、奧維德、盧坎和維南提烏斯·福圖納圖斯創作的馬賽克,模仿了艾因哈德對蘇埃托尼烏斯的運用方式。[3] 在安吉爾伯特的短詩中,除了向從與阿瓦爾人的戰爭中凱旋的丕平表達問候(796年)外,一封致「大衛」(即查理曼大帝)的書信還無意間描述了安吉爾伯特與其子女居住在皇帝宮殿附近,被美麗花園環繞的溫馨家園的美好圖景。然而,對於貝爾塔,他的態度則顯得疏遠而尊重,僅在致敬的公主名單中提及她的名字,未加更多私人情感的渲染。 [3]
另外,《撒克遜人皈依的詩歌》常被認為是安吉爾伯特的作品[8]。
安吉爾伯特的詩由恩斯特·杜姆勒在《日耳曼歷史文獻》上發表。對該版本的批評,可以參閱路德維希·特勞貝的《日耳曼語言學刊物》(Schriften für germanische Philologie (1888))。[3]
參考
編輯- ^ 1.0 1.1 1.2 CE (1913).
- ^ Michel Huglo, "The Cantatorium, from Charlemagne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 in Peter Jeffery (ed.), The Study of Medieval Chant: Paths and Bridges, East and West (Boydell Press, 2001), pp. 89–104, at 89–92.
- ^ 3.0 3.1 3.2 3.3 3.4 3.5 3.6 EB (1911).
- ^ 4.0 4.1 4.2 CITD (1998).
- ^ 5.0 5.1 5.2 5.3 EB (1878).
- ^ EBE (2003).
- ^ Wilmot-Buxton (1922),第93頁.
- ^ Rabe 1995,第54頁.
來源
編輯- St. Angilbert, Martyrology, Abiquiú, New Mexico: Monastery of Christ in the Desert, 1998,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June 2015).
- Baynes, T.S. (編), St Angilbert,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 9th,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29, 1878
- Frassetto, Michael, St. Angilbert (c. 740–814), Encyclopedia of Barbarian Europe,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 32, 2003, ISBN 978-1576072639
- Rabe, Susan A. Faith, Art, and Politics at Saint-Riquier: The Symbolic Vision of Angilber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5. ISBN 978-0-8122-3208-0.
- Thurston, Herbert. St. Angilbert. 天主教百科全書.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3..
- Wilmot-Buxton, E.M., Alcuin, New York: P.J. Kennedy & Sons, 1922
涉及
編輯- 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Angilbert.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 1911. 本條目包含來自
擴展閱讀
編輯- A. Molinier, Les Sources de l'histoire de 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