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堂教堂(法語:Église de la Chapelle荷蘭語Kapellekerk)是一座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馬羅倫(Marollen/Marolles)地區的天主教教堂。

小堂教堂
法語:Église Notre-Dame-de-la-Chapelle
荷蘭語Onze-Lieve-Vrouw-ter-Kapellekerk
地圖
50°50′30″N 4°21′04″E / 50.84167°N 4.35111°E / 50.84167; 4.35111
位置布魯塞爾
國家/地區比利時
所屬宗派天主教
建築
功能狀態使用中
建築風格哥德式建築
建築年份13世紀
動工日期1210
詳細規格
塔數1
行政
總教區天主教梅赫倫-布魯塞爾總教區
小堂教堂

始建

編輯

一件1134年由勒芬的戈德弗雷一世(Godfrey I of Leuven)簽署的特許狀證明該地有一座小堂(chapel)。通過該文件,他捐贈了其所建的一個「extra oppidum Bruxelli」(布魯塞爾城外,即布魯塞爾防禦工事以外)的小堂給居於本城的康布雷教區的隱修士們。隱修士們的特權於1195年被布拉班特的亨利一世增加,這意味著小堂成為「Capella Beatae Mariae extra muros oppidi Bruxellensis sita」。[1]其中提到「hors les murs」(城牆外),這被一些歷史學家[2]引為證據,以證明布魯塞爾第一城牆(Première enceinte de Bruxelles)的建造早於公認的13世紀。

歷史

編輯
 
小堂教堂

小堂教堂歷史上經過數百年連續不斷的部分毀壞、火災、破壞、轟炸、以及重建、改建、修復時期,從而成為自羅馬式建築哥德式建築的轉變中的里程碑。

該小堂轉變為教堂是在1210年,當時它被提升為該市第二座堂區聖堂——第一座是聖彌額爾教堂(後於13世紀很快被聖彌額爾聖古都勒主教座堂取代)。這個新建的堂區表明那時已經有數量龐大的人口聚集於古羅馬大道邊,該路後成為高等街(Rue Haute),位於城牆和石頭門(Steenpoort)之外。

羅馬-哥德式的核心(cœur)及耳堂恰與16世紀哥德式的中殿廳堂(vaisseau)形成對比,後者是於1475年教堂被部分毀壞(同時周圍地區均遭暴力動亂(incendie))之後建設。


此後,教堂於1574年被加爾文主義者焚毀了家具。1695年大同盟戰爭中,它在法國人進行的布魯塞爾轟炸(bombardment of Brussels)中遭受重創。直到1708年,它才被修復,並獲得了由會士泥瓦工Antoine Pastorana設計的富有特點的鐘樓。

縱觀其歷史,該教堂常為重要的家庭或人物提供墓地,如逝於1569年的老彼得·布呂赫爾(Pieter Bruegel l'Ancien)的墓地——其故居仍在高等街上,又如逝於1719年的弗朗西斯·安尼森(François Anneessens)的墓地。但是當初逝者所葬之教堂墓地於1822年被改成了市場以及大眾露天賑濟遊藝會(kermesse)的場所。1866年該教堂得到修復。

新的插曲是20世紀在教堂地下建設北南鐵路聯軌站(Jonction Nord-Midi),這令人擔心其穩定性。在1989年及1996年,教堂從重要的修復中獲益。

藝術

編輯

如今,這座具有紀念意義的建築仍然收藏有有趣的繪畫、雕塑、彩色玻璃及家具,包括1475年的洗禮盤(fonts baptismaux)以及1721年的椅子。由於其良好的音響效果,該教堂經常舉辦音樂會。它擁有小傑羅姆·迪凱努瓦(Jerome Duquesnoy the Younger)以及盧卡斯·費德勒(Lucas Faydherbe)的作品。

墓葬

編輯

老彼得·布呂赫爾葬於此教堂。他的兒子們為敬他而立的喪葬紀念碑(funeral monument)仍在原處。原洛桑主教(Bishop of Lausanne),布魯塞爾的聖波尼法爵(Boniface of Brussels)的部分聖髑(relics)也被葬於此。

參見

編輯
  1. ^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s rues de Bruxelles par Jean d'Osta
  2. ^ dont les professeurs Bonenfant et Favresse de l』U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