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猿

哺乳动物物种

山猿Oreopithecus bambolii)是一種中新世的史前靈長目,其化石發現於義大利東非。目前已發現了超過50隻山猿的化石被發現。

山猿
化石時期:中新世
無效狀況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靈長目 Primates
科: 樹猿科 Dendropithecidae
屬: 山猿屬 Oreopithecus
種:
山猿 O. bambolii
二名法
Oreopithecus bambolii
Gervais, 1872

形態

編輯

山猿估計重約30-35公斤。牠的鼻端較短,鼻骨較高,腦顱細小及較圓,眶平面垂直及顏面骨纖幼。從臼齒磨擦面可見牠們是專吃樹葉的。[1]牠粗壯的面下部有連接嚼肌面,並有矢狀嵴寸連接顳肌,顯示牠有重型的咀嚼器。牠的牙齒與體型比較較為細小。由於在下頜骨第二門齒及第一前臼齒間沒有空隙,故相信山猿的犬齒與其他牙齒大小差不多。[2]在很多靈長目中,細小的犬齒反映了雄性之間較小就配偶競爭,並且不怎麼兩性異形[2]

生活模式

編輯

山猿棲息在沼澤,而非大草原森林。山猿的胸腔很闊,軀幹很短,有高的肢間指數,手指及腳趾很幼長,差不多所有關節都可以大幅活動,故此相信牠適合於在樹上懸掛的生活模式。另外,牠的腰椎彎曲,是與其他同期相似物種所不同的,估計牠是雙足行走的。由於其化石可追溯至800萬年前,山猿的直立姿勢是早期很罕見的。牠們怎樣適應雙足行走則不清楚,而其手指及手臂則明顯適合攀爬及懸掛。

另外,從擁有完整岩骨的山猿標本BAC-208測量中得出,山猿的敏捷度可以與現今的類人猿比較。[3]山猿的前及後半規管大小是在類人猿的範圍內。從其後弧度亦可知山猿精通穩定頭部沿弧矢平面的運動。[4]

分類

編輯

一些學者認為因為山猿的獨特運動行為,對於人類雙足行走的發展歷史需要重新審核,但是在古人類學家之間就不怎麼認同。山猿的腳有點像的,而與雙足的早期人類祖先在構造上有所不同。山猿的大腳趾向外展開90°,而所有的腳趾都較現今的腳趾較短及直。山猿的腳像鳥及呈三腳支架的設計,令牠的每步都很短及緩慢。一些學者將山猿與3400萬年前漸新世早期在埃及亞闢猴接近。其他學者則指山猿滅絕後沒有留下後裔,且是森林古猿的姊妹分類。另外,亦有一些意見指山猿是樹上有蹄的哺乳動物。直到目前為止,山猿的定位是不規則的,有可能是獨立發展出雙足行走,並後來滅絕。同樣山猿的分類亦未有定案。一些科學家指牠們是非常早期的狹鼻小目,很快就與新世界猴分支。另一些科學家則指牠是屬於人科,僅在猩猩與其他類人猿分裂前分支出來。

演化歷史

編輯

山猿獨立於其他動物自行在地中海演化了最少200萬年。約於900萬年前的冷卻時期將熱帶的島嶼變為溫帶地區。在島上並沒有巨大的掠食者及山猿的天敵。後來,可能因為冰河時期,全球的水平面下降,在島及大陸之間出現了陸橋連接。巨大掠食者及新的物種變得可以自由出入,從而令山猿被獵食,並最終滅絕

語源

編輯

山猿的學名是來自希臘文的「」及「」而來。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Carnieri, E. and F. Mallegni. A new specimen and dental microwear in Oreopithecus bambolii. Homo. 2003, 54: 29–35. 
  2. ^ 2.0 2.1 Alba, David M.; et al. Canine reduction in the Miocene hominoid Oreopithecus bambolii: behavioural and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001, 40: 1–16. 
  3. ^ Rook, Lorenzo; et al. The bony labyrinth of Oreopithecus bambolii.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004, 46: 347–354. 
  4. ^ Spoor, Fred. The semicircular canal system and locomotor behavior,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hominin evolution. eds. Jens Lorenz Franken; et al (編). Walking Upright: Result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Senckenberg Conference at the Werner Reimers Foundation. E. Schweitzerbart’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