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咨政院
帝國咨政院(德語:Reichsregiment)是指1500年和1521年神聖羅馬帝國設立的兩個機構,在制度設計時被設想為一個獨立於皇帝的、由帝國各階層掌握權力的「帝國政府」,其目的是將皇帝的統治權力排除在外,獨立行使帝國的行政權力。兩者都由皇帝或其副手和20名(後來是22名)帝國政治體的代表組成,在這兩次改革中,帝國資政院都位於帝國自由城市紐倫堡。建立一個有效的帝國咨政院是16世紀初諸侯們嘗試進行的帝國改革的核心內容,但由於皇帝的抵制和諸侯們的利益分歧,兩次嘗試都在短時間內失敗了。
第一帝國咨政院
編輯在1495年的沃爾姆斯帝國議會上,帝國選帝侯美因茨大主教貝爾托德·馮·亨內貝格首次提議設立帝國咨政院。帝國資政院被設計為一個獨立於皇帝的、由帝國階層掌握權力的「帝國政府」,其目的是獨立行使帝國的行政權力,將皇帝的統治權力排除在外。
由於這一機構明顯侵害了皇帝的權力,而且巴伐利亞公爵阿爾布雷希特四世在1495年即要求成為帝國咨政院的主席,因而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反對帝國咨政院的設立。然而,由於其不穩定的財政狀況,他在壓力下被迫同意了其他改革,這為帝國咨政院的建立鋪平道路。在1500年的奧格斯堡帝國議會上,諸侯們以允許皇帝組織一支帝國民兵為條件,帝國資政院得以成立。帝國議會上《帝國咨政院條例》的頒布標誌著帝國咨政院在形式上組織起來。
帝國咨政院的成員被稱為「帝國咨政」(Reichsregenten),共由20位成員組成,包括德意志國王(任主席)、六位選帝侯、一位教會侯爵、一位世俗侯爵、一位奧地利的代表、一位勃艮第(馬克西米利安唯一的婚生子——「美男子」菲利普的公國)的代表、一位高級教士、一位伯爵、一位帝國自由市的代表以及六位新設立的帝國行政圈代表。
第一帝國資政院選擇帝國自由城市紐倫堡作為其所在地。但是由於自始即受到皇帝的反對,同時也缺乏自己的執行機構和必要的財政基礎,因而它沒能發揮出所設想的職能,最終在內外矛盾的侵擾之下,僅存在兩年之後(1502年)便宣告解散。
第二帝國咨政院
編輯馬克西米利安的繼任者查理五世也面臨著諸侯們要求組建帝國咨政院的要求。作為支持他成為皇帝的條件,他必須在選舉讓步協議中承諾重新組建帝國咨政院。在1521年的沃爾姆斯帝國議會上,設立帝國咨政院的要求被再次提出,要求皇帝查理五世予以設立。帝國階層要求對1500年的《帝國咨政院條例》進行修改,而查理五世則拒絕進行修改,最後在雙方的妥協下,於1521年5月6日通過了新的《帝國咨政院條例》。
帝國咨政院的組成方面增加了兩位皇帝的代表,帝國咨政院成員的人數由原來的20位增為22位。同時由於查理也是西班牙和帝國以外其他國家的國王,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德意志以外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兄弟費迪南將接替他擔任資政院主席並處理帝國事務。因此新的《帝國咨政院條例》增加了皇帝不出席情形下對帝國咨政院的限制,保留皇帝的封地決定權、締結盟約以及自己家族的世襲領地等方面的權力。
由於皇帝查理五世同時還是西班牙的國王,他從1521年到1530年並未在帝國境內駐蹕,並且第二帝國咨政院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權力和自己的執行機構,同時也面臨著第一帝國咨政院所面臨的那些問題,因而第二帝國咨政院在改革方面幾乎沒有取得任何成果。最終趁著1530查理五世年返回帝國,諸侯們趁機解散了帝國咨政院。
參考
編輯- Victor von Kraus: Das Nürnberger Reichsregiment. Gründung und Verfall 1500–1502, Innsbruck 1883 (reprinted 1969).
- Christine Roll: Das zweite Reichsregiment 1521–1530, Colgne/Weimar/Vienna 1996.
- Hermann Heimpel: Studien zur Kirchen- und Reichsreform des 15. Jahrhunderts, Heidelberg 1974.
- Johannis Kunisch: Das Nürnberger Reichsregiment und die Türkengefahr, in: Historisches Jahrbuch 93 (1973), p. 57-72.
- Horst Rabe: Reich und Glaubensspaltung, Deutschland 1500 - 1600 (Neue deutsche Geschichte 4), Munich 1989.
- Heinz Angermeier: Die Reichsreform 1410 - 1555: die Staatsproblematik in Deutschland zwischen Mittelalter und Gegenwart. Munich, Beck,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