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底燈魚學名Benthosema fibulatum)為條鰭魚綱燈籠魚目燈籠魚科底燈魚屬魚類。分布於太平洋東至夏威夷、南至新幾內亞、北至日本、印度洋非洲沿岸以及東海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夏威夷。[1]屬深海魚類,深度在0-2000公尺,本魚肛門的器官10-11個;成熟的雄魚有大的3到5個半透明的尾上腺與較小的尾下腺;成熟的母魚有小的尾上腺與較小尾下的區塊,背鰭軟條12-14枚;臀鰭軟條18-20枚;脊椎骨31-32個,體長可達10公分。

帶底燈魚

未予評估IUCN 3.1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燈籠魚目 Myctophiformes
科: 燈籠魚科 Myctophidae
屬: 底燈魚屬 Benthosema
種:
帶底燈魚 B. fibulatum
二名法
Benthosema fibulatum
Gilbert et Cramer, 1897[1]
異名
  • Benthosema fibulata
    Gilbert & Cramer, 1897
  • Benthosema pinchoti
    Fowler, 1932
  • Myctophum fibulatum
    Gilbert & Cramer, 1897
  • Myctophum hollandi
    Jordan & Jordan, 1922
  • Myctophum renschi
    Ahl, 1929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带底灯鱼.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擴展閱讀

編輯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帶底燈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