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天文台

底特律天文台(英語:Detroit Observatory)坐落在美國密西根州安阿堡城(Ann Arbor)的華盛頓高地(Washington Heights)上。這座建於1854年的天文台是密西根大學校園內最古老的科研設施,也是美國全國範圍內最古老的19世紀圓頂天文台。1958年,它被列為密西根州的州級歷史遺蹟。1973年被列為國家級歷史保護地。

底特律天文台
Detroit Observatory
250px
概要
所屬國家/地區 美國
行政區密西根州-安阿堡
座標42°16′54″N 83°43′54″W / 42.2816°N 83.7316°W / 42.2816; -83.7316
起造1853年
竣工日1854年
尺寸
直徑6.4米
技術細節
建築面積202平方米
設計與建造
建築師Richard Harrison Bull
主承包商George Bird
保護情況國家歷史遺蹟登記地點[*]
地圖
地圖

這座天文台是密西根大學的首任官方校長Henry Philip Tappan的建議下修建的。它的設計師是Tappan以前的學生、後在紐約大學當天文學和土木工程教授的Richard Harrison Bull,而承包施工的是來自紐約的George Bird。[1][2]

駐台學者

編輯

天文台建成以後,Tappan立刻從柏林天文台請來了著名的德國天文學家弗朗茨·布呂諾(Franz Brünnow)來擔任台長。弗朗茨·布呂諾來到密西根以後,在十年時間裡,讓現代天文學在美國起步,並且培養出了阿薩夫·霍爾(火星的衛星的發現者)、詹姆斯·沃森(小行星學家)以及克利夫蘭·艾貝(氣象學家、規範了世界時區)等優秀學生。布呂諾回到歐洲後,詹姆斯·沃森接替了他的位置。沃森在任的十多年間,於底特律天文台發現了20多顆小行星。沃森也在底特律天文台培養了一些優秀的天文學家,包括加拿大的首位天文學家奧托·克洛茨、大地測量學家羅伯特·伍德沃德、美國天文學家協會副會長喬治·康斯科特、美國國家地理創始人之一的馬克斯·巴克、發明日蝕照相機的約翰·沙貝勒等。[3]

後來又有諸多著名天文學家在底特律天文台擔任過台長,包括發現了近距雙星系統的威廉·哈希、徹底改變了學界對宇宙尺度和螺旋星雲的看法的希伯·柯蒂斯國際天文協會會長里奧·戈德伯格、以及發現了星級偏振的阿爾伯特·西納爾等。[3]

附屬天文台群

編輯

1927年以前,底特律天文台是密西根大學唯一的天文台。1920年代,因為技術的革新,底特律天文台的望遠鏡口徑已經落後於其它的一些天文台。在1927年,密西根大學在校園裡新建了安吉爾天文台(Angell Observatory)。1928年,為了更好地觀測南半球星空,密西根大學在南非布隆泉建立了拉蒙·哈希天文台(Lamont–Hussey Observatory)。1930年,密西根大學在學校以北的安吉拉斯湖岸邊新建了專門用於研究太陽活動的麥克馬·哈爾伯特天文台(McMath-Hulbert Solar Observatory)。1948年,密西根大學在校園西北的迪克斯特設立了擁有新型無線電望遠鏡的波泰奇湖天文台(Portage Lake Observatory)。1955年,在美國海軍的資助下,密西根大學又在離校園20千米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桃山天文台(Peach Mountain Observatory),專注於觀測河外星系移動的通量變化。1962年,密西根大學在NASA的支持下,把波泰奇湖天文台遷到了智利,和NASA一起建立了托洛洛山美洲際天文台(Cerro Tololo Inter-American Observatory)。隨著天文台群的出現,底特律天文台的作用越來越小。1964年,密西根大學的天文系撤出底特律天文台。1970年天文台幾乎被規劃拆除,但因為它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座天文台而被保留。終於,它在1982年徹底退役。在2005年,底特律天文台成為了密西根大學本特利歷史博物館的一部分。

參考

編輯
  1. ^ Detroit Observatory. Bentley Historical Librar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ecember 31,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9月30日). 
  2. ^ People Who Shaped The Detroit Observatory, Bentley Historical Librar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ecember 31,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6月7日) 
  3. ^ 3.0 3.1 Hall of Directors, Bentley Historical Librar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ecember 31,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