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符號
語言學上,形意符號(ideogram,ideograph)亦稱表意符號、形意圖、表意圖、表意字[1]、表意文字[2],簡稱意符[3],是一種圖形符號,只代表一定意義。
形意符號不是一種代表語言的語素或語音的文字系統;換句話說,這種文字系統並不能用於記錄語言。表意符號是文字萌芽時期的產物,是相當原始的,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刻符、岩畫、文字畫和圖畫字。由於表意符號不能記錄任何語言,因此它僅在文字原始時期使用。當文字史進入古典時期後,語素文字(如漢字)便取而代之了。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DeFrancis, John. 1990. The Chinese Language: Fact and Fantas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ISBN 0-8248-1068-6
- Hannas, William. C. 1997. Asia's Orthographic Dilemm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ISBN 0-8248-1892-X (paperback); ISBN 0-8248-1842-3 (hardcover)
- Unger, J. Marshall. 2003. Ideogram: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Myth of Disembodied Meaning. ISBN 0-8248-2760-0 (trade paperback), ISBN 0-8248-2656-6 (hardcover)
外部連結
編輯- The Ideographic Myt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xtract from DeFrancis' book.
-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defini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Merriam-Webster OnLine defini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這是一篇語言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