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 (俄羅斯)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3年11月26日) |
志願軍 (俄語:Добровольческая армия,羅馬化:Dobrovolcheskaya armiya)是1917-1920年在俄國內戰期間的一支俄國白軍,主要在南俄羅斯(含今北高加索、中央黑土區、庫班地區和烏克蘭等地區)活動。志願軍在南俄控制區與布爾什維克作戰,同時也參與烏克蘭獨立戰爭。在1919年志願軍加入「南俄武裝力量」,成為白軍中力量最強的一支部隊,1920年3月又整體加入弗蘭格爾軍。
志願軍 Добровольческая армия | |
---|---|
存在時期 | 1917年11月 – 1920年3月 |
效忠於 | 南俄武裝力量 |
部門 | 南俄武裝力量 |
規模 | 3,000 (1917年12月) 3,348 (1918年2月) 8,500-9,000 (1918年6月) 40,000(1919年6月) 5,000(1920年3月) |
參與戰役 | 俄國內戰 |
指揮官 | |
著名指揮官 | 安東·鄧尼金 彼得·弗蘭格爾 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阿列克謝耶夫 拉夫爾·格奧爾基耶維奇·科爾尼洛夫 † 弗拉基米爾·邁-馬耶夫斯基 亞歷山大·庫傑波夫 |
歷史
編輯正式成立
編輯1917年12月27日(1918年1月9日)志願軍正式成立,阿列克謝耶夫為總司令,科爾尼洛夫為總司令,亞歷山大·盧科姆斯基將軍為參謀長,安東·鄧尼金將軍為第一師師長,謝爾蓋·馬爾科夫將軍為第一軍官團團長。他們還在總部成立了所謂的「特別委員會」,其中包括彼得·斯特魯維、帕維爾·米留可夫、米哈伊爾·羅將科、謝爾蓋·薩佐諾夫和鮑里斯·薩文科夫等著名文職政治家。
1918年
編輯第一次庫班戰役
編輯2 月底,紅軍的進攻迫使志願軍從頓河畔羅斯托夫撤退到庫班,以便與庫班哥薩克部隊匯合,這次撤退被稱為冰上行軍。然而,大多數庫班哥薩克人並不支持志願軍,只有一支由維克多·波克羅夫斯基將軍率領的小部隊(3,000 人)於 1918 年 3 月 26 日加入志願軍,人數增加到 6,000 人。志願軍在 4 月 9 日至 13 日期間試圖占領葉卡捷琳諾達爾,但以失敗告終,科爾尼洛夫在戰鬥中被炮彈擊中身亡。鄧尼金接管了志願軍殘餘部隊的指揮權,並前往頓河地區以外的偏遠地區。
第二次庫班戰役
編輯1918 年 6 月,米哈伊爾·德羅茲多夫斯基上校指揮的 3,000 名士兵加入了志願軍,志願軍人數增至 8,000 至 9,000 人。6 月 23 日,在彼得·克拉斯諾夫將軍的支持下,志願軍發動了第二次庫班戰役。到 1918 年 9 月,由於庫班哥薩克的動員以及布爾什維克認為在北高加索地區聚集的「反革命分子」的動員,志願軍人數已增至 30,000 至 35,000 人,他們自稱為高加索志願軍。
1918年秋,英、法、美三國加大對志願軍的物資和技術援助,南俄白軍在協約國的支持下,聯合組成以鄧尼金為首的所謂南俄武裝力量(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Юга России,Vooruzhenniye sily Yuga Rossii)。1918年末至1919年初,鄧尼金擊潰蘇聯第11集團軍,奪取北高加索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