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抗日青年流亡服務團
無錫抗日青年流亡服務團,簡稱錫流,是1937年11月成立的一個由中國共產黨地下黨組織、江蘇無錫縣學生主要組成的抗日青年流亡組織。隊伍經江蘇轉戰安徽、河南、江西、湖北等省,服務團絕大多數成員最終參與到抗日戰爭等。
背景
編輯1935年8月,上海、南京兩地讀書會負責人在無錫太湖王崑崙別墅召開萬方樓會議,參會成員有錢俊瑞、王崑崙、曹亮、曹孟君、孫曉村、陳佩三等。會議傳達了中共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同胞書》(《八一宣言》)的精神,並在各地讀書會的基礎上籌建救國會。1936年5月底,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在上海正式成立。同年8月,無錫成立無錫學社,幹事會由李伯敏、陳佩三、錢敏、薛永輝、蔡翔雲、周婉如、宋犁夫等人組成。1937年1月28日,學社負責人被逮捕停止工作,這些人陸續釋放後,7月他們抵達上海參加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舉辦的抗日救亡訓練班。在返回無錫後,籌建無錫各界青年抗敵後援會,9月組成無錫青年界抗敵後援會[1]。
經過
編輯上海、崑山、蘇州相繼淪陷,為保留抗日力量,中共無錫支部決定在1937年11月底撤出一批「錫青抗」骨幹成員。其中以無錫西北的陸區橋小學集中80餘人,最初計劃是去宜興、溧陽打游擊,出發前命名「無錫青年抗敵救亡服務團」。抵達溧陽後,他們與當地的溧陽青年抗日服務團(沈蘭芝、黃金鑒、方克強、張之宜等)、溧陽青年抗日宣傳隊、上海螞蟻社救亡演劇團(何懼、張庚、張錚、陳錦清等)、上海文化界內地服務團(柳湜、柳乃夫、李竹平等)會合。決定統一行動,但他們在溧陽附近的活動均受阻。與此同時,日軍兵分兩路,一路沿滬寧線西進、一路沿太湖南側大迂迴,溧陽陷入包圍中。三方負責人召開緊急聯席會議,決定向後方轉移,無錫的救亡青年決定正式成立無錫抗日青年流亡服務團,推選孫克定為團長,周秋野、錢敏、吳志明擔任副團長。服務團下轄三個分隊,負責人包括有薛永輝、嚴文祥、李伯敏、王新、陳佩三、包厚昌等。當時隊伍就目的地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去武漢尋找八路軍辦事處。另一種是江西尋找中共地下黨與紅軍,武裝後反攻江南。兩種意見的共同點均為西進,於是先統一向安徽蕪湖進發,途中遇到零散的各地青年,總人數達到130多人[2]。
遇到日軍轟炸長江航道,英國怡和商行的德和輪被炸毀,數百難民身亡。錫流與溧陽青年尚未登船,但對是否過江產生不同意見。周秋野、薛永輝率領第一隊決定渡江,經合肥改坐火車入蚌埠、徐州,向西抵達鄭州,再南下抵達武漢八路軍辦事處。第二批以「錫流」人員為主,同時包括溧陽的張之宜、陸平東、朱行厚等,由王新、包厚昌、陳佩三、張之宜等帶領,以墾殖代表團先遣團的名義抵達九江。剩餘「錫流」和溧陽人員在孫克定、錢敏、吳志明等帶領下,沿江步行過繁昌、銅陵,在大通抵達九江與先期人員會合[3]。
吳志明、陳立平、錢敏、陳佩三、陳雲霞、華英去中共中央長江局聯繫組織關係,轉乘輪船抵達武漢八路軍辦事處。其餘人改乘火車到達南昌,找到新四軍辦事處。溧陽的大部青年在到達安慶後,應當地抗敵後援會的要求,留下幾人協助開展抗日救亡工作,其餘人員向西南經東至達波陽,渡過鄱陽湖抵達南昌,與「錫流」人員匯合[4]。
後續
編輯無錫抗日青年流亡服務團的大多數成員均參與到後續的抗日戰爭等[5]:
- 周秋野,考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學,畢業後進入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澳大利亞、南斯拉夫大使等
- 嚴文祥,考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學,畢業後進入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
- 薛永輝,考入國共合作中的閻錫山衛隊師第六十六師,後抵達延安,後經組織安排,返回太湖地區堅持游擊武裝鬥爭
- 孫明,考入國共合作中的閻錫山衛隊師第六十六師,後抵達延安
- 胡任方,考入國共合作中的閻錫山衛隊師第六十六師,後抵達延安
- 程雪,考入國共合作中的閻錫山衛隊師第六十六師,後抵達延安
- 胡任方,考入國共合作中的閻錫山衛隊師第六十六師,後抵達延安
- 蘇敏(原名胡國璠),考入國共合作中的閻錫山衛隊師第六十六師,後抵達延安
- 宋品珍,因病早逝
- 王達三,第二次國共內戰,犧牲於塔山戰役
- 吳志明,供職於新四軍第三師和內蒙古地區
- 陳立平,在太湖地區堅持敵後作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江蘇省政協副主席。
- 孫克定,抗日戰爭結束後繼續從事數學研究,成為著名數學家。
- 宿士平,在金華從事地下工作被捕,關押上饒集中營,經茅家嶺暴動到達茅山根據地。
- 楊增,返回江南開展抗日武裝鬥爭
- 朱穆之,從事銀行工作。
- 錢敏,加入熊式輝籌建的江西省青年服務團第五大隊,擔任秘密支部書記。後返鄉蘇南東路地區從事民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第四機械工業部部長。
- 陳佩三,加入熊式輝籌建的江西省青年服務團第五大隊,擔任大隊長
- 周婉如,加入熊式輝籌建的江西省青年服務團第五大隊,擔任秘密支部書記
- 李伯敏,加入熊式輝籌建的江西省青年服務團第五大隊,擔任秘密支部書記。轉移到浙江,後被捕犧牲於監獄。
- 沈嘯森,加入熊式輝籌建的江西省青年服務團第五大隊,擔任組織委員
- 陳佩三,返回無錫,擔任中共無錫縣委書記,後因病去世
- 周婉如,抵達延安,以中共七大代表身份參加七大
- 謝志成,與陳丕顯結婚
- 柳肇珍,與新四軍第六師十六旅旅長羅忠毅結婚,在日軍突襲宜興中犧牲。
- 蔡翔雲,在福建作戰犧牲
- 華英,在福建作戰犧牲
- 徐品芳,在福建作戰犧牲
- 孫竹雲,在福建作戰,與中共福建省委書記曾鏡冰結婚
- 楊蘭珍,在福建作戰
- 宋梅影,在福建作戰
- 孫章錄,參加鉛山縣抗日青年服務團,後返回蘇南在太湖地區作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浙江省政協副主席。
- 李廣,參加鉛山縣抗日青年服務團,後轉戰茅山、魯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長。
- 陳野萍,參加鉛山縣抗日青年服務團。
- 嚴永潔,與時任中共贛東特委書記譚啟龍結婚,在福建作戰。
- 程桂芬,參加鉛山縣抗日青年服務團。
- 包厚昌,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加入戰地服務團,隨新四軍東進江南東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江蘇省委書記處書記,江蘇省政協主席。
- 王新,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加入戰地服務團,隨新四軍東進江南東路,後陣亡犧牲。
- 張之宜,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加入戰地服務團,在太湖地區長期從事武裝鬥爭。
- 孫慎,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加入戰地服務團
- 孫顧,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加入戰地服務團
- 徐品芳,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加入戰地服務團
- 殷梅倩,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加入戰地服務團
- 龔鵬佐,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加入戰地服務團,隨新四軍東進江南東路,後陣亡犧牲。
- 邵鍾,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加入戰地服務團
- 華仁義,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加入戰地服務團,隨新四軍作戰,後陣亡犧牲。
- 施立人,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加入戰地服務團,隨新四軍作戰,後陣亡犧牲。
- 張祖耀,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加入戰地服務團
- 侯日千,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加入戰地服務團
- 陸平東,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加入戰地服務團
- 朱行厚,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加入戰地服務團
- 范敏,參加石塘贛東公學,隨新四軍作戰,後陣亡犧牲。
- 顧風,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在福建作戰。
- 沙陸墟(原名沙仲虎),參加石塘贛東公學,後在福建作戰,擔任《閩北日報》編輯、《南方日報》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成員。
- 程蘭芬,留在江西作戰。
- 張君實,留在江西作戰。
- 舒仁岳,留在江西作戰。
- 楊雲軒,皖南事變中陣亡。
- 錢浩元,茅山戰役中陣亡。
紀念
編輯2007年4月,無錫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無錫博物院、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決定在匡村中學舊址上設立「無錫抗日青年流亡服務團紀念館」,並於10月開館,錢敏題寫館名[6]。
參考
編輯- ^ 蔡鴻源,徐友春編. 民国会社党派大辞典. 合肥:黃山書社. 2012.08: 43. ISBN 978-7-5461-2303-5.
- ^ 葉緒昌主編. 江苏革命史词典.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3.05: 8. ISBN 7-305-02105-9.
- ^ 無錫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編. 新四军无锡籍人物选编 修订本 下.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5.06: 513. ISBN 7-5098-1080-9.
- ^ 楊玉倫著. 扫叶集. 無錫文史辦公室: 無錫文史辦公室. : 219–229.
- ^ 7-80170-403-7. 锡流 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纪念文集. 沈仲興主編;無錫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無錫市史志辦公室編: 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5.08: 10–17.
- ^ 無錫市史志辦公室編. 永不磨灭的记忆 无锡地区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7.12: 28. ISBN 7-5012-38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