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鼓樓
歷史
編輯杭州鼓樓舊名朝天門,為五代吳越國國王錢氏拓築杭州羅城時所建的城門之一,高十一仞(近二十米),兼有城防、報時和登高望遠的功能。南宋,御街(今中山路)從其下過,為「前朝後市」的分水嶺。一千年來,鼓樓由於兵禍火患,屢毀屢建,僅明清兩代就先後毀建了7次。元大德三年(1299年)重建,更名為拱北樓。趙孟頫題詩《杭州拱北樓·城上高樓接太霞》[1]。明代更名為來遠樓、鎮海樓。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因火災燒毀,後由參政徐本改名為鎮海樓。 浙閩總督胡宗憲為防禦倭寇而重建鎮海樓,嘉靖四十年(1561年)建成。徐渭撰寫《鎮海樓記》,高得暘題詩《拱北樓·天府東來第一州》,有「胥丘東起最高樓」句。
1970年,鼓樓因道路擴建而拆除。2001年,杭州市仿照明代鼓樓建築形式,重建鼓樓,2002年10月,重建完成的鼓樓開放。
建築
編輯重建的鼓樓成為杭州的標誌性建築,與吳山西面的城隍閣遙相呼應。占地865平方米,建築面積1046平方米,高19.47米,面闊五間,重檐歇山頂,木斗拱裝飾,黑色亞光琉璃瓦屋面。展示巨幅東陽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圖》《鼓樓形勝圖》。二樓安置一鍾九鼓。檐下和城門洞上方分署「朝天門」「鎮海樓」「鼓樓」額,以示鼓樓嬗變的歷史[2]。
參考
編輯- ^ 田汝成《西湖遊覽志》
- ^ 宋韵重点文化元素解码之“鼓楼”. 上城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