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昱廷
林昱廷(LIN Yu-Ting,1951年—)出生於臺灣臺北市,為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指揮家。12歲開始學習二胡,長期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任教,涉足領域包含國樂作曲、指揮、演奏、教學、研究與藝術行政等,曾參與創設國立藝專實驗國樂團(今臺灣國樂團),並於該團名為國家國樂團時期擔任團長。也曾擔任中華民國國樂學會理事長。[1]
生平
編輯林昱廷於12歲起學習二胡,14歲隨寇順舉牧師學習指揮詩班。[2]1963年就讀臺北市成淵中學,次年成為該校國樂社的創社社長。社團指導老師賴金男、張武男先後教授他二胡、笛子、琵琶的演奏基礎。1965年起接受林月里指導,琴藝持續精進。林昱廷之後加入校外的幼獅國樂社,更加深他對於國樂的認識。[1]1967年,高中時期的林昱廷擔任成功中學國樂社社長,帶領社員參加全臺國樂合奏比賽得到高中組第一名。[2] 因緣際會加入中華國樂團,成為創團團員之一,並曾受董榕森指導。[1]
1971年林昱廷至光仁國小音樂班兼任教職,1976年進入國立藝專國樂科兼課,次年轉為專任。當時,正值國立藝專國樂科草創初期,林昱廷參與教材創建、制度新設、創作、演出等工作,並走訪民間樂社采風、譯譜,為教學演出所需而有編曲、創作,對於臺灣早期說唱、戲曲及民間器樂皆有涉獵。34歲時擔任國立藝專國樂科主任,任內成立實驗國樂團(今臺灣國樂團),推動樂曲委託創作及交流,並設立評選制度。[1] 2005年擔任實驗國樂團團長,2017年創辦桃園市國樂團。[2] 林氏的研究項目包含二胡之硬體及樂器聲學,並著重於國樂的教學與展演。[1][3]林氏的音樂特質為精準明晰、層次有序、熱情澎湃並兼具理性思維。[4]
作品
編輯音樂作品
編輯林昱廷長期致力於國樂創作與表演,其創作高峰集中在1980-1990年代,作品類型包含合奏曲、協奏曲、電影配樂、電視廣播配樂、室內樂、舞蹈音樂、兒歌等,代表作品如下:[1]
- 1981年:合奏曲《喜慶》
- 1984年:揚琴協奏曲《偉哉中華》
- 1985年:雙嗩吶協奏曲《雙龍呈祥獻太平》
- 1986年:揚琴與樂隊《歡樂滿人間》
- 1986年:舞蹈音樂《嬉春》
- 1986年:琵琶協奏曲《秋夕》
- 1989~1990年:電視「八千里路雲和月」配樂
- 1991年:合奏曲《歡樂中國節》
- 1996年:合奏曲《彩絮飛揚》
得獎經歷
編輯1972年得到臺灣區音樂比賽成人個人組拉弦國樂器獨奏第一名,並曾得到唱片類金鼎獎、國科會甲種學術研究獎勵、教育部優秀教育人員、臺北縣教育會優良教師、臺藝大優良教師教學獎、教學卓越績優教師等獎項。[1][5]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林昱廷.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23-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30).
- ^ 2.0 2.1 2.2 葉, 冠宏. 林昱廷二胡演奏技法探討以《金沙江》為例.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2019.
- ^ 李, 秋玫. 耕耘在地化 在華人世界遍地開花 專訪臺藝大中國音樂學系榮譽教授林昱廷. 傳藝Online. 2019-08, (125).
- ^ 演出人員介紹 林昱廷.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演出人員介紹. [2023-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4).
- ^ 《師曠知音雅集》藝術總監 林昱廷教授. 中央廣播電臺. [2023-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