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洲文塔
22°45′44″N 113°16′04″E / 22.76233°N 113.26764°E
聚奎閣 | |
---|---|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1794年 |
編號 | 5-48 |
認定時間 | 2008年11月 |
桂洲文塔(又叫容桂文塔,簡稱文塔,原名桂洲古塔[注 1])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振華居委會文塔公園內,是一座清代風水古塔,始建於清代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桂洲文塔是容桂的地標式建築,也是「容桂十景」之一,以「文塔朝暉」命名。文塔位處容桂街道的繁華商業地段,其西面是大型購物中心天佑城。文塔被列為順德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其「聚奎閣」也被列為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概況
編輯文塔的基座和塔身為六角形,每角牆寬4.1米,基座至第一層的一半用花崗石築成,文塔周圍廣場用東莞水磨大青磚建造[1];塔為樓式磚木結構,正面朝西;塔內原用坤甸木築成樓閣和扶梯,但現在已不復存在;塔高34.2米,共七層,每層正面的窗孔上方均鑲有花崗岩石橫匾,自下而上分別題上「飛出上青霄」、「秀甲獅陽」、「聚奎閣」、「題名處」、「涵高下」、「鳳鳴」和「靈照」,字體分楷書、草書、篆書、隸書和行書五類,據傳為胡俊手筆,胡俊是桂洲人,曾於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間考獲副貢生;塔各層均以灰塑萱草出跳托檐,砌磚法每五行一個循環,其模式分別是一橫一順、兩順一橫、三順一橫、四順一橫和五順一橫。[2][3]
由來
編輯文塔相傳由桂州外村胡氏家族於清代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修建,當時盛行科舉,桂洲胡族總共出了6個武進士和1個文進士,因為文進士數量比武進士少,所以就在寶帶河邊建造文塔,希望子孫後代在文科上有更多作為,其中文塔寓意文筆,而寶帶河則寓意硯池[4]。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此塔建成後,每當日落,塔頂鐵針的影子剛好刺在一座墳墓上,這樣便會破壞該處的風水,使之成為廢地[5]。
重修與保護
編輯文塔塔身堅固,但塔內的樓梯閣板曾因年久失修而廢爛損失殆盡,每層只剩幾根橫梁,塔頂也曾破漏見天[5]。
1986年至1989年間,鎮政府斥資人民幣50萬元,胡錦超[注 2]個人捐款港幣30萬元,加上其他各界人士捐款以重修桂洲文塔,同時在塔周圍闢地十多畝,建成文塔紀念公園,此次重修在塔內架設了螺旋形木梯直達塔頂層,各層鋪上鋼筋混凝土樓面,在塔頂文筆上設置避雷針,並且仿照原物在檐間的釉瓦及其下方的灰鱗進行翻新,另外,外圍築起圍牆,牆門建成仿古三門洞式大牌坊,牆上由胡錦超題上「文塔」二字。牌坊門額朝向東南方,上面有一塊花崗岩石匾,長達2米,寬約60厘米,厚約20厘米,上面寫著「四山群赴」,為行楷字體,同為胡俊所寫,當中「四山」指的是當地的獅山、翠竹崗、煙管山和扶寧崗。這一石匾後來被移至胡氏宗祠門前的石栗樹下(現瑞英小學內),而牌坊後來也被拆去。[5]
1991年5月,文塔被列為順德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至1999年間鎮政府又斥資數百萬在原文塔公園南面進行擴建,面積擴大六十多畝。2005年之後,文塔公園逐漸變成開放式的群眾體育文化廣場。2008年11月,聚奎閣被列為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為以塔中心點半徑52.5米範圍內合共8,659平方公尺(12.988畝)的地方[6][4]。
-
桂洲文塔(側面)
-
桂洲文塔(正面)
-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石匾
注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王朵. 佛山市容桂区文塔体育公园规划设计. 廣東園林. 2006, 28 (1): 53 [2011-05-07].
- ^ 胡氏兄弟承父志,支持家乡教育事业. 珠江商報. 2007-10-26 [2011-05-07].[永久失效連結]
- ^ 順德區人民政府. 桂洲文塔. 2006-11-13 [2011-05-06].[永久失效連結]
- ^ 4.0 4.1 陳婷婷. 十大顺德文物今起陆续推出. 廣州日報. 2008-11-28 [2011-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5.0 5.1 5.2 容桂文化網. 第五章 名人、名胜与民俗. [2011-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 ^ 容桂文化網. 文塔朝晖. [2011-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