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量:1.00794(7))共有7個已知同位素質量數介於1-7之間,其中有2個是穩定的,其他都具有放射性天然存在的氫同位素有3個,分別是穩定的ㄆㄧㄝ1H)、ㄉㄠ2H)和具放射性ㄔㄨㄢ3H),其中3H在自然界中僅痕量存在,為宇宙射線所產生。另外四個同位素(4H到7H)都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有在實驗室製造出來過,且半衰期都少於10-21秒,極為不穩定。氫是唯一一個天然同位素各擁有不同名稱的元素。雖然在一些有關放射性的早期文獻中,一些屬於自然界中三大衰變鏈放射性核種也有自己專屬的名稱和化學符號,但是今日已經鮮少使用了。

的三種同位素:氕、氘、氚
主要的氫同位素
同位素 衰變
豐度 半衰期 (t1/2) 方式 能量
MeV
產物
1H 99.9855% 穩定,帶0粒中子
2H 0.0145% 穩定,帶1粒中子
3H 痕量 12.32  β 0.018590 3He
標準原子質量英語Standard atomic weight (Ar, 標準)
  • [1.007841.00811][1]
  • 傳統: 1.008
←n0 He2

圖表

編輯
符號 Z N 同位素質量(u[2]
[n 1][n 2]
半衰期[3]
[n 2]
衰變
方式
[4]
衰變
產物

[n 3]
原子核
自旋[n 1]
相對豐度
莫耳分率)[3][n 2]
相對豐度
的變化量
莫耳分率)
1H 1 0 1.00782503190(1) 穩定[n 4][n 5] 12+ 0.999855(78) 0.9998160.999974
2
H
, 2
D
[n 6]
1 1 2.01410177784(2) 穩定[n 7] 1+ 0.000145(78) 0.0000260.000184
3
H
, 3
T
[n 8]
1 2 3.01604928132(8) 12.32(2) y β 3
He
12+ 痕量[n 9]
4
H
1 3 4.02643(11) 1.39(10)×10−22 s n 3
H
2
5
H
1 4 5.03531(10) 8.6(6)×10−23 s 2n 3
H
(12+)
6
H
1 5 6.04496(27) 2.94(67)×10−22 s 2#
7
H
1 6 7.05275(108)# 6.52(558)×10−22 s 12+#
  1. ^ 1.0 1.1 畫上#號的數據代表沒有經過實驗的証明,僅為理論推測。
  2. ^ 2.0 2.1 2.2 用括號括起來的數據代表不確定性。
  3. ^ 穩定的衰變產物以粗體表示。
  4. ^ 半衰期大於6.6×1033 年。參見質子衰變
  5. ^ 此核種和3He是唯一質子數多於中子數的穩定核種。
  6. ^ 太初核合成中生成
  7. ^ 少數穩定的奇奇核英語Even and odd atomic nuclei之一
  8. ^ 太初核合成期間亦有生成,但都已衰變成3He,因此現時地球上的3H原子的皆非原初英語Primordial nuclide的原子,而是由宇宙射線作用所產生。
  9. ^ 天然存在宇生核種英語Cosmogenic nuclide

氫-1(氕)

編輯
 
的原子含有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

氫原子,又稱ㄆㄧㄝ,是氫元素的原子,是構造最簡單的原子。電中性的氫原子含有一個正價的質子與一個負價的電子,被庫侖定律束縛於原子核內。

在大自然中,氫原子是氫元素最普遍的同位素,豐度達99.98%,稱為氫-1,為穩定同位素。氫原子不含任何中子,而別的氫同位素則含有一個或多個中子。

氫-2(氘)

編輯
 
氘的原子含有一個質子、一個中子和一個電子

ㄉㄠ,亦稱重氫,為氫的一種穩定同位素,元素符號為D或2H。它的原子核由一顆質子和一顆中子組成。在大自然的含量約為氕的7000分之一,豐度約為0.02%。

氫-3(氚)

編輯
 
氚的原子含有一個質子、兩個中子和一個電子

ㄔㄨㄢ,亦稱超重氫,是氫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元素符號為T或3H。它的原子核由一顆質子和兩顆中子所組成。氚帶有放射性,會發生β衰變成為氦-3半衰期為12.32年。氚是氫唯一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痕量存在。

氫-4是氫的一種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它包含了一個質子和三個中子,半衰期為1.39×10-22秒,極為不穩定。

氫-5是氫的一種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它包含了一個質子和四個中子,半衰期為8.6×10-23秒,極為不穩定。

氫-6是氫的一種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它包含了一個質子和五個中子,半衰期為2.94×10-22秒,極為不穩定。 製備方法如下:[5]

 

氫-7是氫的一種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它包含了一個質子和六個中子。它是由質子轟擊氦-8同位素而成。在以上核反應中,氦-8的六個中子都給了那個質子,並變成2個質子。它的半衰期為6.52×10-22秒,極為不穩定。

 

放射性氫同位素的衰變鏈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Meija, Juris; et al.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2013 (IUPAC Technical Report).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16, 88 (3): 265–91. doi:10.1515/pac-2015-0305. 
  2. ^ Wang, Meng; Huang, W.J.; Kondev, F.G.; Audi, G.; Naimi, S. The AME 2020 atomic mass evaluation (II). Tables, graphs and references. Chinese Physics C. 2021, 45 (3): 030003. doi:10.1088/1674-1137/abddaf. 
  3. ^ 3.0 3.1 Kondev, F. G.; Wang, M.; Huang, W. J.; Naimi, S.; Audi, G. The NUBASE2020 evaluation of nuclear properties (PDF). Chinese Physics C. 2021, 45 (3): 030001. doi:10.1088/1674-1137/abddae. 
  4. ^ 存档副本. [2015-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9). 
  5. ^ Aleksandrov, D.V.; Ganza, D.V.; Glukhov, Yu.A.; Novatskij, B.G.; Ogloblin, A.A.; Stepanov, D.N. Observation of unstable superheavy hydrogen isotope 6H in the 7Li(7Li, 8B) reaction. Yadernaya Fizika. 1984, 39 (3): 513–517 [202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0). 
  6. ^ Walker, David C. Muon and Muonium Chemist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09-08: 4. ISBN 978-0-521-24241-7. 
  7. ^ Fleming, D. G.; Arseneau, D. J.; Sukhorukov, O.; Brewer, J. H.; Mielke, S. L.; Schatz, G. C.; Garrett, B. C.; Peterson, K. A.; Truhlar, D. G. Kinetic Isotope Effects for the Reactions of Muonic Helium and Muonium with H2. Science. 28 Jan 2011, 331 (6016): 448–450. PMID 21273484. doi:10.1126/science.1199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7). 

外部連結

編輯
同位素列表
中子的同位素 氫的同位素 氦的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