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

臺灣石碑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為台灣現存年代最早的石碑,內容指1604年明朝將領沈有容在談判下,使荷蘭人韋麻郎離開澎湖的事件。此碑於大正八年(1919年)被發現。本碑高200公分,寬28公分,厚14公分,目前保存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澎湖天后宮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2019年10月9日,「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獲指定為文化資產的古物類中的「一般古物」等級。[1]2020年12月,時任澎湖縣縣長賴峰偉在就職2週年記者會中公開宣示,將向中央爭取將此碑列為國寶等級,以求永久典藏。[2]2022年3月8日,「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經文化部核准,定為中華民國國寶級文物。[3]

歷史

編輯

為了擴張勢力範圍,增加貿易金額,荷蘭東印度公司希望在東亞地區找到一個可供船隻補給的長期據點。1602年(明萬曆30年)攻打澳門失敗後,接受中國商人李錦之建議,於1624年6月(明萬曆三十二年),再次出航,計劃經澳門轉往澎湖,但在廣州地區遇到大風,改為直接前往澎湖。

抵達澎湖後,司令韋麻郎派人至福建請求互市。10月,福建海澄稅監高宷派人來澎湖,聲稱可以打通明朝各關節,向韋麻郎取得巨額賄絡。[4]明朝當局無意與荷蘭進行貿易,故於接獲消息後,指派都司沈有容帶領戰艦五十艘(約兩萬人),於同年11月18日抵今日之馬公市,於「娘媽宮」(即今澎湖天后宮)會晤韋麻郎,要求撤出澎湖。韋氏因互市無望,兵力亦相差懸殊,於同年12月15日離開澎湖,轉往台灣尋找據點。事件結束後,明朝政府立此碑以表彰沈有容。

發現與保存

編輯

昭和十年(1935年),日本政府在臺南市舉辦歷史展覽會紀念領臺四十周年時。臺南市長谷澤勝之在澎湖採訪史料,在媽祖宮發現「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並稍來拓本。據中村孝志所著〈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碑に就いて〉一文,得知此碑是於大正八年(1919年)維修澎湖天后宮時,在天后宮祭壇下發掘出此碑。在此碑出土前,台、澎地區最古老的石碑,一向是公認立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的「靖台碑」(亦存於馬公市)及「靖海將軍侯施公功德碑」(始立於台南大天后宮)。出土後此碑成為媽宮廟之柱。[5]

1985年,台灣文建會重修天后宮後,將此碑安置於清風閣二樓,隨後移置至清風閣一樓的過道間,並設立說明告示牌。石碑本體大致完好,惟字體稍有模糊。

相關條目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澎湖天后宮「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國家文化資產局。
  2. ^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石碑 澎湖爭取列國寶典藏. [2020-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3. ^ 澎湖天后宮『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 [2022-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6). 
  4. ^ 韋麻郎. [2017-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3). 
  5. ^ 中村孝志著,許賢瑤譯,關於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碑,《咾咕石》季刊第九期,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參考資料

編輯
  • 中村孝志(1939),〈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碑に就いて〉,《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創立三十年記念論文集》,台北:台灣總督府博物館。
  • 中村孝志著,許賢瑤譯,關於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碑,咾咕石季刊第九期,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 全台第一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澎湖時報,2006年7月19日,原文複製存於 沿著菊島旅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網站。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