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文廟為舊時中國浙江溫州府泰順縣縣學文廟,歷史上五次遷址,均位於縣城內,即今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羅陽鎮,原建築已不存,現存碑刻若干。

清雍正七年(1729)《泰順縣誌》泰順縣學宮圖。
明弘治七年(1494)《新遷儒學之記》殘碑。
位於泰順人民廣場西側的黌橋(黌即學校之意)。

泰順文廟始建於明景泰六年(1455,即泰順置縣三年後),最初位於縣衙西(縣衙東為三峰寺),弘治二年(1489)遷於縣衙東、三峰寺西,嘉靖十年(1531)遷於太平橋左(今縣政府一帶),三十三年(1554)與三峰寺互換位置,萬曆二十九年(1601)又遷於赤砂山之西、霞陽山之東(今人民廣場一帶)[1]。清道光四年(1824)最終遷於南水門內城隍廟前(今縣糧食和物質儲備局一帶),但明倫堂、忠義祠、節孝祠、鄉賢祠和名宦祠等建築仍在原址。此後舊學宮大成殿改為文昌祠,道光十九年(1839)於祠前建奎閣,二十三年(1843)改奎閣為校士館[2]

泰順文廟以上選址以人民廣場一帶歷時最久,達223年,此處北臨太平溪(今學前溪,跨溪建有黌橋),西鄰清代所重建的羅陽書院(已不存,今縣實驗小學一帶),據清雍正七年(1729)《泰順縣誌》記載及附圖,此時文廟坐南朝北,布局為前廟後學,中軸線上依次為萬仞宮牆、泮池泮橋、櫺星門(門外東有育才坊,西有興賢坊)、戟門(門外東有崇報祠,西有土地祠)、大成殿(前有東西廡)和明倫堂,大成殿為重檐歇山頂。西側前有忠義祠、節孝祠、鄉賢祠和名宦祠,後為崇聖祠,東側原為敬一亭、尊經閣和射圃等(早年已廢)[3]

現存與泰順文廟相關的碑刻四塊:明景泰七年(1456)泰順縣儒學碑記碑(又名及泉碑,位於及泉宮內,《分疆錄·卷十一·藝文》中錄有全文),明弘治七年(1494)新遷儒學之記碑(殘碑,存上半部分,已移至縣文博館,《分疆錄》未載),清嘉慶十二年(1807)重修泰順學宮記碑(位於縣實驗小學內,泰順縣文物保護單位,《分疆錄·卷十一·藝文》中錄有全文)和咸豐七年(1857)重修學宮記碑(原位於縣機關幼兒園內,已移至縣文博館)。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清·朱國源修,朱廷琦等纂,《雍正泰順縣誌·卷三·建置·學校》:「縣治左掖舊三峰寺也,右掖則舊之學宮也。明弘治乙酉推官周珙、縣令范勉、教諭王鑾等改遷舊三峰寺右,嘉靖十年令劉友德議遷於太平橋左居民王賓王寵之屋址,而以舊軍營地易之。三十三年令蔡芝、教諭吳國器因學後無主山,以學宮與三峰寺對換。嘉靖、隆慶間規模已次第就理,又將丈量余田六十五畝一分為學田,勒其田叚,坐址於碑,以垂久遠。既遷之後,科第杳然,諸生以為未善。萬曆辛丑歲,齋長董良度、高大任卜地於霞陽山之右、赤砂山之左,中有一山臥地,逆水而上,在縣為進辰砂、為倒地文筆,宜建學,請於令張道統、督學洪可其議,乃王、胡、包三姓田也,王胡二氏計丈尺以舊學基抵換,惟包弘仁不領田價,與周夢新等俱捐資助建。」
  2. ^ 清·林鶚撰,《分疆錄·卷三·建置》:「學宮在南門外城隍廟前,設縣以來學宮凡數遷。……國朝道光四年知縣歐陽炘復遷於南門內城隍廟前,規模循定製,惟明倫堂仍在舊學宮,今文昌祠之後,忠義、節孝祠亦仍舊未改,鄉賢名宦神主則附於大成門左,而祠亦未建。校士館在羅陽書院之左,原系舊學宮基,道光四年遷舊學宮於城隍廟前,改舊學宮大成殿為文昌祠,祠外餘地闢田,與城隍廟易基。十九年訓導章瑩捐廉授邑紳潘浦建奎閣於祠前,二十三年邑紳陶化龍倡建校士館於文昌祠前,改高奎閣,閣下為致公堂,兩廂為號舍。」
  3. ^ 《雍正泰順縣誌·卷三·建置·學校》:「先師廟正殿,東廡西廡,啟聖祠在文廟後之左,本朝雍正二年改啟聖祠為崇聖祠。戟門,櫺星門,泮池。崇報祠在文廟前之右,名宦祠在文廟之左,鄉賢祠在文廟之左,土地祠在戟門外之左。明倫堂在文廟正殿後。學大門在文廟前右,今知縣朱國源改建於左。儀門。教諭衙在東廡後之前,久廢,今居明倫堂左,訓導衙在東廡後之後,今居崇聖祠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