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西凡尼亞龍屬
外西凡尼亞龍(屬名:Transylvanosaurus,意為「橫穿森林的蜥蜴」,或譯川斯瓦尼亞龍)是凹齒龍科鳥腳類恐龍已滅絕的一個屬,生存於晚白堊世(馬斯垂克階)的羅馬尼亞哈采格盆地。模式種是寬頭外西凡尼亞龍(Transylvanosaurus platycephalus),所知於一個破碎的顱骨。[1]
外西凡尼亞龍屬 化石時期:晚白堊世,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鳥臀目 Ornithischia |
亞目: | †鳥腳亞目 Ornithopoda |
演化支: | †凹齒龍形態類 Rhabdodontomorpha |
科: | †凹齒龍科 Rhabdodontidae |
屬: | †外西凡尼亞龍屬 Transylvanosaurus Augustin et al., 2022 |
模式種 | |
†寬頭外西凡尼亞龍 Transylvanosaurus platycephalus Augustin et al., 2022
|
發現與命名
編輯正模標本LPB (FGGUB) R.2070於2007年在羅馬尼亞胡內多阿拉縣哈采格盆地巴爾伯特河谷區的「普伊岩層」("Pui Beds")發現,該區域的地質年齡可追溯至晚白堊世馬斯垂克階中期。標本由一個破碎的顱骨組成,包含關節連接的顱底及額骨。[1]
2022年,菲利克斯·奧古斯丁(Felix J. Augustin)、迪倫·巴斯汀斯(Dylan Bastiaans)、米海·頓布拉沃(Mihai D. Dumbravă)和佐爾坦·西斯基-薩瓦(Zoltán Csiki-Sava)根據這些遺骸描述了凹齒龍科鳥腳類恐龍新屬新種寬頭外西凡尼亞龍(Transylvanosaurus platycephalus)。屬名取自拉丁語trans(意為「橫穿」)、silva(意為「森林」)及希臘語sauros/σαύρος(意為「蜥蜴」),指該屬模式產地所在的哈采格盆地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種名組合希臘語platys/πλατύς(意為「寬闊的」)及kephale/κεφαλῇ(意為「頭」),指顱骨和近緣分類單元相比很不尋常的寬度。[1]
分類
編輯奧古斯丁等人(2022年)在其系統發育分析中發現本屬是凹齒龍科成員。分析結果如以下分支圖所示。[1]
凹齒龍形態類 Rhabdodontomorpha |
| |||||||||||||||||||||||||||
儘管已經得出以上結果,但奧古斯丁等人仍根據形態學比較提出其與凹齒龍存在「非常密切的關係」。[1]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Augustin, Felix J.; Bastiaans, Dylan; Dumbravă, Mihai D.; Csiki-Sava, Zoltán. A new ornithopod dinosaur, Transylvanosaurus platycephalus gen. et sp. nov.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the Haţeg Basin, Romani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22-11-23, 0 (0): e2133610 [2022-11-25]. ISSN 0272-4634. doi:10.1080/02724634.2022.2133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