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采和(?年—?年),榜名冕。號補堂。四川鄰水縣人,清朝政治人物。

甘采和
大清河南衛輝府知府
籍貫四川省鄰水縣
字號榜名冕。號補堂
親屬甘文林
出身
  •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舉人出身
著作
  • 《重修(永濟縣)文廟碑記》
  • 《遊寶榖山步沈尉原韻》

生平

編輯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壬子科順天鄉試舉人,嘉慶二年(1797年),徐添德之亂,率達徒鄉兵守城[1]。嘉慶十年(1805)任山西平陸縣知縣[2],嘉慶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署理曲沃縣事,十一年四月十一日卸事[3]。調署長治縣事。十二年因染患怔忡病症難以供職[4],嘉慶十九年(1814年)調山西永濟縣知縣,重修文廟,做縣署大門聯:「世際唐虞固皆謂此地即唐虞之地矣、生逢堯舜何以使斯民爲堯舜之民哉」[5]。嘉慶二十一年十二月(1817年)籤掣衛輝府知府[6][7][8]。道光二年(1822年)六月。署許州直隸州知州。

註釋

編輯
  1. ^ 『隣水縣先賢子路顯神碑』、『梓潼不神。夔子無靈。於是有蜀賊徐添德者。紅巾鼓亂。綠林弄兵。脅達州九姓之衆攻隣水斗大之城。田單守卽墨。而天神下降。法和軍江陵。而羣神隨行。長圍於丙辰。垂破於庚申。羌蠻三兔之窟合。秦楚一蛇之勢成。豈特人肝切膾。柳下跖之大盜。城頭子路。刁子都而同名哉。守隣水將。宰隣水令。勇則樓煩入壁。怯則陳餘棄印。城上屍膊。地中角鳴。叢祠狐鳴而呼火。毛人泣城而見精。於是讀孝經則漢朝皆笑。拜韓信則一軍皆驚。如我友甘補堂老廉冕。以達徒七十當瞎巴三千。旍旗之繽蟠於地。鐘鼓之音震於天。宣父圍匡之日。仲由氏結纓之年也。時冕以鄉兵萬餘人糧絶。冕縊於荒谷。懸絶。得賊糧。鄉兵復振。冕以義從五萬人。保西鄉八九路。百戰艱危。五年暴露。人謂曲阜有曾參。則鴟梟不入城郭。宋君用墨子。則輸盤撤其攻具。冕勝則爲子思守。敗不爲武城去。使徐賊負偃王筋骨而來爭。聽興霸鈴聲而不懼。非勇也。不知鳥窮則啄。獸窮則攫。顏子仁人之言也。時有官逼民變之謠。見邸抄。白羽若月。赤羽若日。季路有勇之氣也。昔李靖吿華山。而呼僕射。蕭遘籲瞿唐。而見白帝。心之感則思。禽之制在炁。四墉鄭祈。三塗晉祭。蓐收虎爪夢其威。刑天干威誅其厲。我先賢示夢於隣水校官也。命以黑旗書子路之神。白堊寫至聖先師之位。當四門插。當火器跪。如靈姑旌。如桑林斾。賊之礮。侈聲筰。賊之圍。魚鱗潰者何也。冕抑知寶雞黃蛇之畤。崇丕聆隧之神。天淵玉女。磃館神君。巫咸神大而詛楚。杜主鬼小而霸秦。而況石盤虎尾。由也雷粗(精)。雞冠猳佩。尼山素臣。乃狐黯畏子路之目。而堂衣犯孔子之門。城破則桓魋樹㧞。賊入則金絲堂焚。使其開吾戸、據吾牀、飲吾酒、此城勿守。孰若料虎頭。編虎鬚。免虎口。此跖可走。先賢所爲蒲弓木㦸。子路遺孤仲子崔。以蒲弓木㦸。報狐黶殺父仇。見孝子傳。蠡躍蛟奮。仇敵在前。乳虎在後也。某聞天之所輔者德。神之所佑者國。狀成湯伊尹之夢。則晏嬰不伐宋師。廢祝融鬻熊之祀。則夔人終爲楚滅。祿山大盜。居軋犖而爲鬭神。周公神兵。助隋朝而戰李密。霍神以白衣助唐。王晙以陰兵討賊。卞山救臨汝。項王之土偶如風。大眼宼鍾離。蔣帝之馬蹄盡溼。何必祭子胥以牛酒。祀之推以寒食。元謨救命。空誦觀音之咒。敬則還神。徒殺十牛之刼哉。案唐咸通五年。有黔軍校。居宣父廟。每食則薦。每夢則敎。見王者衣冠曰。吾孔仲尼也。汝當以更名顯。以殺賊効。以司農卿晉汝之官。以謇宗儒易汝之號。其後蠻宼滅。孔子笑。今冕之戰多甚於彼。而冕之署功辭其報者又何也。冕之言曰。戰五年而滅賊非勇。殺萬人而受賞非仁。方冕受圍於隣水也。守無韋叡。戰無張巡。婦人則琅邪呂姥。王襄仙。苗婦也。時起於南籠。女子則睦州碩眞。齊王氏。嫠女也。以白衣起於襄陽。欲與徐賊合。子不聞順者或亡。逆者或存。盧循禱戰。助水者南康之廟。爾朱入洛。縮波者灅津之神。降靈則有摩醯。出盪則有子文。倘鄴下神兵。不破朱榮之膽。城隍風浪。反助慕容之事。則冕方且之反之策殿馬。焉能有若之保稷門。人見僕射陂邊。有無數小旗之李衛國。冕不望臨海廟裏。有一州相報之陰子春也。幸而鬼呌狼啼。乘茅將軍出獵之勢。鳴鼙響角。藉夏後子赤城之靈。使徐賊五斗道窮。僨其鬼卒。八公山木。見此人形。不然則豕狗入曾參之室。河伯陷澹臺之城。冕亦將覆醢而待死。斷纓而無生。天不絶五殘六賊。昭明咸漢之妖。國不宜養黎靬幻人。木熙侲子之兵。墨吏撟虔而虎冠。兵官干掫而膽靑。險不使俎豆黌宮之司宼。脫冕微行而出走。燔臺率爾之仲由。三都一怒而墮郕。我爲子說。子爲我銘。銘曰:隣水之圍。掘鼠煮弩。有睢陽危。無玉壁固。冕也斷顏回之劍。絶曾參之火。如子路氏拜拯溺牛。暴馮河虎。制虎者頭。扼虎者喉。戎山顯神。至於韞邱。時惟仲由使有若三百人之中。樊遲踰溝。冉求用矛。勝兵八百。養徒三千。縞衣白冠。端木氏陳說其間。如甘興霸。如魯仲連。贈顏回少師。贈曾參少保。子路行行。司空一纛。何居乎宓子賤之一琴。冕抱之而終老。』《煙霞萬古樓文集》
  2. ^ 『甘冕。鄰水舉人。十年署任』。[光緒六年]《平陸縣續志》
  3. ^ 「題報署曲沃縣事平陸縣知縣甘冕自到任之日起連閏扣至嘉慶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試署一年期滿該員才具明敏辦事勤能請准實授……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兼管提督印務節制駐防滿營太原大同貳鎮臣同興,謹題為試署期滿題請實授事,該臣看得署曲沃縣事平陸縣知縣甘冕,年參拾柒歲,四川鄰水縣舉人,遵工賑例捐納知縣,遞捐分發,籤掣山西,引見奉旨發往試用,欽此,於嘉慶捌年陸月到省,題署解州平陸縣知縣,拾年肆月貳拾陸日到任,奏委署理曲沃縣事,於是年拾貳月貳拾肆日署理,拾壹年肆月拾壹日卸事,以到平陸縣任之日起連閏扣至嘉慶拾壹年參月貳拾陸日試署壹年期滿,由兩司會查該員才具明敏辦事勤能,請題實授前來,臣查甘冕才情敏練,辦事勤能,洵屬稱職之員,與實授之例相符,謹題請旨」,嘉慶11年7月11日,山西巡撫同興為署縣試用期滿實授事,內閣大庫檔案登錄號005138
  4. ^ 『題報原署潞安府長治縣事。平陸縣知縣甘冕。年力強壯。勤勉辦公。既據驗明染患怔忡病症屬實。應准其回籍調理。病痊由原籍驗看給咨。赴部照例起用。貼黃。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兼管提督鹽政印務節制太原城守尉臣成寧。謹題為病軀難以供職懇請解任回籍調理事。該臣看得州縣等官。遇有患病。題請解任回籍調理。應將該員平日居官辦事於疏內聲敘。茲據布政使金應琦。兼署按察使吉隆阿。詳稱原署潞安府長治縣事平陸縣知縣甘冕。年叄拾捌歲。四川鄰水縣舉人。嘉慶柒年遵工賑例捐納知縣。分發籤掣山西。引見奉旨發往試用。欽此。嘉慶拾年題署平陸縣知縣。是年肆月貳拾陸日到任。試署期滿。奉文准其實授在案。奏委調署長治縣事。茲因染患怔忡病症難以供職。稟請解任回籍調理。隨經飭委不同城鄉之署陽曲縣知縣吳安祖驗看屬實。取具各結詳送前來。臣查原署長治縣事平陸縣知縣甘冕。年力強壯。勤勉辦公。既據驗明患病屬實。並無規避情事。應准其回籍調理。病痊由原籍驗看給咨。赴部照例起用。除印甘各結送部外。謹題請旨』。嘉慶12年7月20日。內閣大庫檔案登錄號111609-001
  5. ^ 『永濟縣。國朝置永濟縣知縣一人。縣丞一人。儒學教官二人。典史一人。知縣。……。甘采和。四川順慶府鄰水縣人舉人』。『甘采和。四川鄰水人。舉人。十九年調邑令。捐金倡紳士重修文廟。工吟。詠題縣署大門聯雲「世際唐虞固皆謂此地即唐虞之地矣、生逢堯舜何以使斯民爲堯舜之民哉」』。『重修文廟碑記』。[光緒十二年]《永濟縣志》
  6. ^ 『甘采和。榜名冕。號補堂。乾隆壬子科中順天鄉試舉人。原任山西平陸縣知縣。現任衛輝府知府』〔道光元年〕《鄰水縣志》卷二
  7. ^ 〔道光十五年〕《道光乙未增修鄰水縣志》
  8. ^ 『知府。囗中缺。甘采和。四川順慶府鄰水縣舉人。年四十九歲。原任山西平陸縣知縣。遵豫東例捐知府雙單月即用。嘉慶二十一年十二月份籤掣河南衛輝府知府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