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奇兵 (遊戲)

2007年电子游戏

生化奇兵》(英語:BioShock)是一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由2K Boston2K Australia開發(以前稱為Irrational Games[10]),遊戲的概念由Irrational的創意總監肯·萊文英語Ken Levine (game developer)開發。2007年8月21日WindowsXbox 360版本在北美洲發布,三天後在歐洲澳大利亞發布[11]台灣地區則發行於2007年9月15日[8]。2008年11月16日,遊戲幾經跳票後,由中電博亞中國大陸發行簡體中文版[7]。為通過中國新聞出版總署之審批,簡體中文版對遊戲中的很多「血腥暴力」內容做了屏蔽和刪改處理。

生化奇兵
  • BioShock
類型第一人稱射擊
動作冒險
平台Microsoft Windows
Xbox 360[1]
PlayStation 3
Mac OS X[2]
iOS
開發商2K Games[3]
發行商
總監肯·萊文英語Ken Levine (game developer)
Alyssa Finley
設計師Paul Hellquist
編劇肯·萊文英語Ken Levine (game developer)
程式Christopher Kline
Rowan Wyborn
美術Scott Sinclair
音樂Garry Schyman英語Garry Schyman
系列生化奇兵系列
引擎虛幻引擎2.5
Havok物理引擎
模式單人遊戲
發行日
2007年8月21日
  • Microsoft Windows、Xbox 360
    • 北美:2007年8月21日[4]
    • 歐洲:2007年8月24日[4][5][6]
    • 中國大陸:2008年11月16日[7]
    • 臺灣:2007年9月15日[8]
    [9] iOS
    • 全球:2014年8月29日
    PlayStation 3
    • 歐洲:2008年10月17日
    • 北美:2008年10月21日

PlayStation 3版本的遊戲由2K Marin開發,2008年10月17日在國際市場上發布[12],2008年10月21日在北美地區發布的版本有一些額外的功能[3]。行動平台的遊戲目前正在由IG Fun開發[13]

《生化奇兵》設定在1960年,玩家扮演主人公傑克(Jack),他的飛機在靠近探海球終點站的海洋上失事墜毀後,便引導他至一個水下城市銷魂城英語Rapture (BioShock)。這個城市由大亨安德魯·雷恩英語Andrew Ryan (BioShock)建立,打算城市變成一個在孤立的烏托邦,但發現了亞當物質(ADAM),一種可用於授予超人類能力的遺傳物質後,便開始了城市的動盪衰退。傑克試圖尋找方法逃走及戰鬥以穿過大量被亞當物質著迷的敵人,以及有代表性而致命的大老爹英語Big Daddy (BioShock),同時與幾個剩餘神志正常的人交手和最終得知銷魂城的過去。玩家作為傑克,能夠通過使用武器,利用物質產生獨特力量,以及通過轉變銷魂城本身的防禦來對抗他們的多種方式擊敗敵人。《生化奇兵》遊戲中包含了角色扮演的元素,給予玩家不同的提議來應付敵人,例如潛行,還有拯救或殺死角色的道德選擇。此外,遊戲和生物朋克的主題概念也從生存恐怖類型借用過來。開發商和萊文認為該遊戲是《網路奇兵英語System Shock》系列遊戲的「精神繼承者[14][15]

遊戲收到了積極的評價,在Game Rankings的基於用戶評論的最佳遊戲排行榜中名列第22。主流媒體特別稱讚其「基於道德觀」的故事情節,逼真的環境和受到艾茵·蘭德喬治·歐威爾啟發的反面烏托邦故事[16]。該遊戲的續集《生化奇兵2》已於2010年發行,還有由Irrational Games製作的第三集《生化奇兵:無限之城》於2013年發行。遊戲的復刻版在2016年9月13日發售,作為《生化奇兵合集》的一部份,內容包含《生化奇兵2》和《無限之城》。本作的復刻版從2017年12月5日起支援簡體中文。[17]復刻版在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4Xbox OneNintendo Switch上發售。

生化奇兵及其試玩版均採用SecuROM保護,使用了Rootkit技術來防止盜版,使用檢測工具來檢測Rootkit的是很困難的,因為這些原因,Rootkit可能被用於隱藏惡意程式。開發商在遊戲發布幾年後移除了DRM。

劇情

編輯
 
在最高畫質下的遊戲畫面

遊戲開始時,玩家扮演主角傑克,1960年他所乘坐的飛機墜毀在大西洋[18],那時銷魂城的社會秩序已經崩潰[19]。游出水面後,傑克發現自己是空難的唯一倖存者,於是游到了附近島上的一座巨型燈塔下。在那兒他發現一隻潛水球,他用它潛入海中,進入了銷魂城[20]。一名叫阿特拉斯的愛爾蘭人用潛水球里的無線電通訊裝置指引傑克前往安全地點。這時,雷恩認為傑克是地面上國家的間諜,他利用銷魂城的自動化系統和被資訊素控制的縫合人試圖殺死傑克。阿特拉斯告訴傑克他若想倖存,便只能利用質體賦予的能力,而且必須殺死小妹妹們來獲取她們的亞當物質。小妹妹們的創造者Tenenbaum博士偶然聽見了阿特拉斯的話,他截住了傑克,鼓勵他挽救小妹妹們,並給了他一顆質體,它能替換每個小妹妹體內植入的海蛤蝓[21]。阿特拉斯說他的妻子和孩子被藏在一個潛水艇內,並指引傑克去找它。當傑克和阿特拉斯到達潛艇停泊的海灣時,雷恩毀掉了潛艇;狂怒的阿特拉斯要傑克殺了雷恩。

開發

編輯

遊戲引擎

編輯

《生化奇兵》採用一個高度修改的Unreal Engine 2.5的版本,Irrational Games曾將其用於第一人稱射擊遊戲《迅雷先鋒4》和《迅雷先鋒4:黑幫風雲》的開發。在2006年5月,Levine在E3接受採訪時宣布一些虛幻引擎3的功能也將被整合在內,他強調新引擎將加強水體效果。Windows版本的《生化奇兵》支援Direct3D 10(DirectX 10標準)的功能和內容,同時也可以在DX9的模式執行[22]。兩種API可實現的圖像質量有所不同,DX10可實現額外的水體效果和軟粒子效果[23][24]。生化奇兵也使用Havok物理引擎[25],可以增強遊戲中的物理效果和引擎內建的布娃娃系統,這使得遊戲環境中運動的物體更加逼真。

Irrational Games負責《生化奇兵》開發的領銜程式設計師Chris Kline表示《生化奇兵》支援多執行緒並行運算,以下內容可以單獨執行[26]

  • 仿真更新(Simulation Update)1執行緒
  • 用戶介面更新(UI update)1執行緒
  • 彩現(Rendering)1執行緒
  • 物理(Physics)Xeon處理器為3執行緒,PC機至少有1執行緒
  • 音訊狀態更新(Audio state update)1執行緒
  • 音訊處理(Audio processing)1執行緒
  • 紋理流(Texture streaming)1執行緒
  • 檔案流(File streaming)1執行緒

人物

編輯
  • 傑克、主人公
  • Atlas
  • Fontaine
  • Andrew Ryan
  • Tenenbaum(德國醫生、女)
  • 易蘇崇(中國醫生、男)

相關媒體

編輯

續集

編輯

Netflix改編電影

編輯

2022年2月,Netflix宣佈將會把《生化奇兵》系列改編成電影。[27]

參考文獻

編輯
  1. ^ BioShock FAQ – what platforms is BioShock being released on?.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2008-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2). 
  2. ^ 存档副本. [2009-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19). 
  3. ^ 3.0 3.1 2K Games Injects PlayStation 3 System Owners with Genetically Enhanced Version of BioShock (新聞稿). Take 2 Interactive. May 28, 2008 [2008-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29). 
  4. ^ 4.0 4.1 Dunham, Alexis. BioShock Demo Now Available on Xbox LIVE. IGN. 2007-08-13 [200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3). 
  5. ^ BioShock for Xbox 1080 Release Summary. GameSpot. CNET Networks. [2008-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4). 
  6. ^ BioShock for PC Release Summary. GameSpot. CNET Networks. [2008-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7). 
  7. ^ 7.0 7.1 E3最佳游戏《生化奇兵》11月16日即将上市. 中電博亞. 2008-11-16 [2009-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3) (中文(中國大陸)). 
  8. ^ 8.0 8.1 生化奇兵.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 [2009-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3) (中文(臺灣)). 
  9. ^ Steam 上的 BioShock™. Steam. [2016-10-19] (中文(簡體)及英語). 
  10. ^ Take-Two Interactive Software, Inc. Acquires Irrational Games. Take-Two Interactive. January 8, 2006 [2007-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11. ^ BioShock street date is August 21. The Cult of Rapture. March 1, 2007 [200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30). 
  12. ^ IGN: BioShock Coming October 21. IGN. August 19, 2008 [2008-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22). 
  13. ^ Mobile Gamers: Welcome to Rapture – IG FUN TO BRING THE AWARD WINNING “BIOSHOCK” TO MOBILE. IG Fun. 2008-02-11 [2008-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1). 
  14. ^ Kuo, Li C. GameSpy: BioShock Preview. Gamespy. 2006-05-10 [200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3). 
  15. ^ IGN BioShock Interview. IGN. 2004-10-04 [2007-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5). 
  16. ^ Bray, Hiawatha. BioShock lets users take on fanaticism through fantasy. Boston Globe. 2007-08-27 [2007-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4). 
  17. ^ 2kschug. PC Patch Notes: December 5. 2017-12-05 [2017-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英語). 
  18. ^ BioShock Review: Welcome to Rapture; at IGN. [7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8). 
  19. ^ BioShock FAQs – What is the game about?.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2006-12-30 [2007-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2). 
  20. ^ BioShock. IGN. [2007-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2). 
  21. ^ IGN first look at the Little Sisters. IGN. 2007-05-23 [200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3). 
  22. ^ Tobey, Elizabeth. DX10 Update. Cult of Rapture. 2007-04-25 [200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30). 
  23. ^ Shah, Sarju. BioShock Hardware Performance Guide. Gamespot AU. 2007-08-26 [2008-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6). 
  24. ^ Smalley, Tim. BioShock: Graphics & Performance. Bit-Tech. 2007-08-30 [2008-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6). 
  25. ^ BioShock FAQs – What engine is BioShock using?.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ee. 2006-12-30 [2007-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2). 
  26. ^ Kline, Chris. Anyone else upgrading their pcs in anticipation of Bioshock?. TTLG Forums. 2007-11-18 [2007-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3). 
  27. ^ Borys Kit. ‘BioShock’ Movie in the Works at Netflix.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22-02-15 [2022-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3)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