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酒館
《白馬酒館》(英語:The Pale Horse)是英國作家阿嘉莎·克莉絲蒂所著的推理小說,於1961年11月6日出版[1]。
白馬酒館 | |
---|---|
原名 | The Pale Horse |
作者 | 阿嘉莎·克莉絲蒂 |
類型 | 文學作品[*] |
語言 | 英語 |
主題 | 推理小說 |
發行資訊 | |
出版機構 | 柯林斯犯罪俱樂部 |
出版時間 | 1961年11月6日 |
出版地點 | 英國 |
頁數 | 256 |
系列作品 | |
前作 | 《Double Sin and Other Stories》 |
續作 | 《破鏡謀殺案》 破鏡謀殺案 |
情節簡介
編輯一位病重的婦女戴維斯太太臨死前向戈曼神父懺悔,透露了一些秘密與人名,戈曼神父將人名全部抄下,未料在返家途中慘遭殺害。警方在神父的鞋子中找到了那份名單,經逐一調查,發現名單上的人幾乎都因種種疾病而去世。
另一方面,歷史學家伊斯特也對此案感興趣,他聽聞住在馬奇迪平村「白馬」房子的三名女巫懂得遠距殺人的巫術,便懷疑她們涉及此案。於是伊斯特隨即與年輕女孩金潔聯手對此展開調查,最終發現之前那些被認為是「自然死亡」的死者其實是死於鉈中毒。而警方也發現藥房老闆奧斯本先生才是幕後主謀,也是親手殺死戈曼神父的兇手。
創作靈感
編輯《白馬酒館》有部分靈感來自於早年曾指導克莉絲蒂配藥的藥劑師,克莉絲蒂於其自傳中表示:「雖然他有一個天使的外表,我卻覺得他是一個危險人物。他的印象在我記憶中保持了很久。因此當我初次想到要寫我那本《白馬酒館》時,他這個人的印象仍然在等待我。」[2]:418
相關影響
編輯1972年6月,法庭在審理葛拉漢·楊使用鉈毒害數人的案件時牽扯到了克莉絲蒂的《白馬酒館》小說,葛拉漢·楊否認曾讀過該部小說。當時有記者訪問克莉絲蒂,克莉絲蒂說鉈對推理小說家而言是「既特殊又有趣的用物」,因為它並無味道、很難被察覺到[2]:419。
1976年,一位倫敦護士因讀過《白馬酒館》,而正確辨識出她照顧的一位來自卡達的嬰兒是鉈中毒,使醫生能夠及時改變治療方法、成功挽救該嬰兒的性命[3][4]。
改編作品
編輯- 被改編為電視劇《瑪波小姐探案》第五季的第一集,其主角變成了瑪波小姐。
- 2020年BBC改編為迷你電視劇《The Pale Horse》亦翻譯為白馬酒館。
參考資料
編輯- ^ Chris Peers, Ralph Spurrier and Jamie Sturgeon. ''Collins Crime Club – A checklist of First Editions''. Dragonby Press (Second Edition) March 1999 (p. 15)
- ^ 2.0 2.1 約翰·柯倫. 阿嘉莎·克莉絲蒂的秘密筆記. 臺北: 遠流. 2010年8月. ISBN 978-957-32-6684-6.
- ^ The poison prescribed by Agatha Christie: Thanks to the mystery. The Independent. 1992-07-20 [2019-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英語).
- ^ BRITAIN: ... Horseman, Pass By. Time. 1972-07-17. ISSN 0040-781X (美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