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井礦務局
歷史
編輯石炭井礦區1958年開始建設,內蒙古設「岱開煤田公司」,負責礦區開發。1959年5月,國務院主持寧夏和內蒙古兩個自治區在賀蘭山北部的劃界,原屬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岱開」地區劃歸寧夏平羅縣管轄。改稱「岱開煤田建井公司」,開始籌建石炭井礦務局。1959年12月撤銷岱開煤田建井公司,成立石炭井礦務局。
1960年7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決定在平羅縣石炭井地區設置「大武口礦區」,大武口礦區下設大武口鎮。1961年從石嘴山電廠到石炭井的輸電線路架通。
1965年隨著國家加強西北大三線建設戰略部署,煤炭工業部西北煤炭管理局(1962年6月中央決定托拉斯試點,重建西北煤管局)從西安市區搬到了石炭井山溝,改組為賀蘭山煤炭工業公司(即西北煤碳托拉斯),統一領導管理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內蒙古5省區的部屬煤礦。[2]公司黨委書記高節(1913年-1970年1月)[3],經理康志傑(1920-2012),第一副經理徐芊[4],副經理高亞材。選定山口外位於川地的大武口公社為公司生活基地,設「大武口供應處」。同年賀蘭山煤炭工業公司由石炭井遷大武口。煤炭工業部西北煤田地質局更名為賀蘭山煤炭工業公司地質勘探分公司,統一管理西北及內蒙古地區煤田地質隊伍。1970年5月賀蘭山煤炭工業公司解散,所轄各礦務局移交給屬地省級燃料化學工業局。l983年煤炭工業部在石炭井礦務局召開了全國煤礦安全生產現場觀摩會。1988年礦務局機關從石炭井區搬到山下的大武口區。[5]
2000年,石炭井礦務局改制為為寧夏太西煤炭集團公司。2002年合併到寧煤集團公司,太西集團總部遷往銀川,礦上部分工人分流到寧東煤田。2005年,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被神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更名為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為神華寧煤集團或神寧集團)。
組成單位
編輯石炭井礦務局包括4個礦區:
- 石炭井礦區
- 石炭井礦務局第一煤礦:由遼寧阜新、本溪礦務局調來的2900餘人組成。1966年投產。2007年改制為寧夏金賀蘭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 石炭井礦務局第二煤礦:1961年投產。2008年與寧夏金賀蘭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合併,組建神華寧夏煤業集團石炭井焦煤公司。現稱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石炭井焦煤分公司
- 石炭井礦務局第三煤礦:1999年關閉。
- 石炭井礦務局第四煤礦:因煤質差,礦井地質構造複雜,開採成本太高關停。
- 李家溝煤礦
- 呼魯斯台礦區
- 呼魯斯台礦
- 烏蘭礦區
- 汝箕溝礦區:生產無煙煤「太西煤」。2013年11月1日,汝箕溝礦區的大峰礦、汝箕溝礦、白芨溝礦被整合為寧煤公司汝箕溝無煙煤分公司。[6]
- 白芨溝礦
- 大峰礦:從撫順礦務局調來的1000餘人接收。2007年12月20日,大峰礦羊齒採區通過大爆破,使該礦區由井下開採改為露天開採,能多采1440萬噸太西煤。
- 汝箕溝礦
- 大武口洗煤廠:由於焦煤的含硫量比較高,必須要精洗才能給酒鋼、包鋼煉焦。1966年籌建洗煤廠,從黑龍江省雙鴨山洗煤廠調來500人施工。
- 總機修廠
- 總倉庫
- 大武口煤炭職工醫院: 1969年10月天津市第四人民醫院成建制地遷來。
- 石炭井礦務局職工醫院
- 綜合工程處
- 石炭井礦務局農業指揮部(農指)/石炭井礦務局農林處/石炭井礦務局農場/五七農場:在石炭井溝口的鹼灘上共開墾荒地2萬多畝,建成引黃灌溉工程,修築20多公里防洪堤壩。1975年煤炭工業部在石炭井礦務局召開全國煤礦農副業生產現場會。
參考文獻
編輯- ^ 編撰委員會(主任:魏卓). 《石炭井區志》. 寧夏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7-03983-9.
- ^ 「一生風雨煤炭情——訪原賀蘭山煤炭工業公司副經理、原石炭井礦務局黨委書記高亞材」,中國煤炭新聞網,2008-9-10
- ^ 記者 蒲利宏:「高節:巍巍賀蘭證忠誠」,來源:《寧夏日報》2018-04-11
- ^ 记者王明明 实习记者明敬丽:“走近泰安老乡徐芊”,来源 泰山网,2011-03-09. [2020-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8).
- ^ 謝成武:《難忘的石炭井礦區開發》
- ^ 汝箕溝大露天時代降臨——大峰礦、汝箕溝、白芨溝三礦整合成立汝箕溝無煙煤分公司,中國煤炭新聞網 20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