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質土
石質土為一種含有一定量石塊的土壤,主要由許多碎石塊所組成,由於其表面或內部大部分由石塊所組成,所以並不適合用來作為農業用地。這種土壤在台灣常見。主要可以分為以石塊為主的粗骨土以及以土壤為主的胚胎土。
粗骨土
編輯粗骨土主要是由大量的母岩崩解物石塊所組成,這是土壤形成初期時的第一步驟。岩石在經過風化之後會先崩解為較小塊的石塊,另外雖然會產生少許土壤,但因為其土粒還是過於粗大,所以還不是細緻的土壤,而且粗骨土的土層都很薄。主要分布於臺中市八仙山;宜蘭縣龜山一帶、礁溪以北、以及蘇澳至南方澳之間。
胚胎土
編輯胚胎土亦稱為原始土,是一種薄層的土壤,並有豐厚的有機質,在土層的下方還是以堅硬的岩石層為主,其表層為大量的苔蘚與腐植質覆蓋。主要分布在台灣的中央山脈兩千公尺以下的原始林內。
參考文獻
編輯- 自然生態學習網於2007年1月21日存取
這是一篇地質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