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隆門縣馬來語Daerah Bau)是砂拉越古晉省下轄的其中一個,縣城是石隆門。石隆門縣總面積884.4平方公里[1],人口約54000人(2010年人口普查[2])。

石隆門縣
 馬來西亞縣份
Daerah Bau
其他文字轉寫
石隆門縣在砂拉越的位置
石隆門縣砂拉越的位置
石隆門縣在馬來西亞縣份的位置
石隆門縣
石隆門縣
石隆門縣馬來西亞的位置
坐標:1°25′0″N 110°0′9″E / 1.41667°N 110.00250°E / 1.41667; 110.00250
國家 馬來西亞
州屬 砂拉越
省份古晉省
政府所在地石隆門
地方政府石隆門縣議會 Bau District Council
面積
 • 總計884.4 平方公里(341.5 平方英里)
人口(2010)
 • 總計54,246人
 • 密度61.3人/平方公里(159人/平方英里)
時區馬來西亞標準時間UTC+08:00
 • 夏時制無(UTC+08:00

石隆門縣人口最多的族群是比達友族,占縣裡的人口將近70%,約3.7萬人。華人則是第二多族群,相對下人口較少,約9千多人。縣民多數從事農業,種植油棕可可橡膠胡椒稻穀咖啡[3]
縣裡除了有兩座比較著名的洞穴仙洞(Fairy Cave)及風洞(Wind Cave),還有位於仙洞及西里京市集附近的保靈山。[4]

石隆門縣在1931年7月17日正式成立,縣城是石隆門鎮。石隆門縣的第一任縣長是達克先生(W.S.B. Duck),沿至如今已有30多位縣長。[3]

歷史

編輯
 
石隆門縣地圖
 
石隆門縣地圖

早在19世紀初,便有華人從西加里曼丹來到了石隆門縣地區。這批華人因為組織內部失和及遭到荷蘭殖民政府的攻擊,所以才逃到了石隆門[5]。這批華人在他們的「大哥」劉善邦領導下,從三發(Sambas)經雙空及文杜乃,越界到石隆門縣邊陲的的一個小鎮新山(Pankalan Tebong)。他們落腳後便向當時的汶萊政府付了租金,隨後就開始在當地進行開採金礦。
由於前來投靠的華工人數日增,而金沙的產量有限,所以不久後他們便遷移到石隆門鎮附近的帽山,成立了十二公司,民間則流傳稱為大公司。義興公司後來也稱為十二公司。之後,義興公司除了在帽山建設礦場,也在石隆門(Bau)、大段(Taiton)、燕窩山(Jambusan)、武梭(Buso)、砂南坡(Paku)和北歷(Bidi)設有礦場,而總部設在石隆門的帽山(Mau San)。像蘭芳共和國那樣,其公司也自定法制和貨幣,形成了一個人口約有4千人的「共和國」。[6]

1841年,英國人詹姆士·布魯克正式在現今砂拉越古晉成立了布魯克王朝,石隆門也自然歸屬於布洛克統治下。這時的十二公司還是自治制度及以進貢的方式繳付金錢給詹姆士·布洛克。而其公司在石隆門聲勢浩大,使到當時的白人拉者感到這威脅了他在砂拉越的政權。從而多次的施壓和制約於石隆門的華工。因此這導致了在1857年2月18日元宵夜,劉善邦和王甲帶領約600名全副武裝的十二公司華工攻打古晉。華工雖在這戰役打敗了詹姆士布洛克,但他並沒有死反而逃跑了。後來,詹姆士又帶著軍隊到石隆門攻打華工公司。華工節節敗退,最後全軍覆沒,帽山也被摧毀了。[7]

在1898年,有一家英國資助的慕娘公司(Borneo Co. Ltd.)來到了石隆門縣大規模的開採金礦。當時慕娘公司人數可達3000人,而且使用技術很先進的精化法來提煉黃金,每周可生產十餘個重50磅金磚。在短短的二十年,慕娘公司總計生產了983,255兩黃金。二十世紀20年代,慕娘公司停辦後石隆門縣的淘金業也進入了小生產的時代。[8]

大事件

編輯

除了150年前的華工抗議事件,其實近代石隆門也曾發生一宗令人心酸的意外。石隆門的碧湖有200子深,是以前開採金礦遺下的大洞被雨水填滿所形成。1979年6月7日,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一輛擠著67名師生的巴士經濟碧湖旁突然失控,整輛巴士墮入湖中,瞬間奪走二十九名學生和一名女老師的寶貴性命。附近居民雖即時施以援手,但還是無法救起遇溺師生石隆門社區領袖李思興憶述,當時30具屍體從湖裡打撈上來,排列地上讓家屬認領,家屬們悲痛的哭喊聲令旁人也禁不住同聲一哭。事後,石隆門傳出一個關於意外的說法,但至今仍無從考證是否屬實。1978年,一宗派的基督徒到當地進行短期宣教,期間曾破壞當地人家中的神像,並把所有神像拋入碧湖。隔年即發生這宗慘劇,不少人都將這宗意外怪罪在那些信徒身上,認為是信徒對神明不敬才釀禍。

不過,經過多年的光蔭洗滌,石隆門許多人已不再流傳這個說法,僅記得當年的學巴墜戶釀死的慘劇。

人口分布

編輯

2010年石隆門縣人口為54,246人。[2]

2010年石隆門縣族群比例
族群 / 國籍 百分比
馬來人
7.72%
伊班人
2.58%
比達友人
68.81%
馬蘭諾人
0.17%
其它土著
0.7%
華人
17.41%
印度人
0.24%
其他
0.16%
非馬來西亞公民
2.2%
族群 2010
人口 百分比
馬來人 4187 7.72%
伊班人 1402 2.58%
比達友人 37328 68.81%
馬蘭諾人 91 0.17%
其他土著 380 0.7%
華人 9443 17.41%
印度人 132 0.24%
其他 89 0.16%
馬來西亞公民總數 53052 97.8%
非馬來西亞公民總數 1194 2.2%
總數 54246 100.00%


注釋

編輯
  1. ^ 古晋省公署官方网站. 2010年更新 [2011年12月1日].  [永久失效連結](馬來文)
  2. ^ 2.0 2.1 TABURAN PENDUDUK MENGIKUT PBT & MUKIM 2010. 馬來西亞國家統計局. [2017-12-15] (馬來語). 
  3. ^ 3.0 3.1 石隆门县. 2011年11月16日 [2011年12月14日]. [永久失效連結](馬來文)
  4. ^ 古晋石隆门旅游新景点,保靈山. [2021-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5. ^ 李君. 石隆门华工起义①. 國際時報. 2006-06-06 [2011年12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3月3日). (中文)
  6. ^ 李南林. 石隆门华工起义遗迹探询. 國際時報. 2007-03-17 [2011年12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23日). (中文)
  7. ^ 周澤南·南洋商報 2001年9月10日
  8. ^ 高偉濃博士. 婆罗洲淘金记. 國際時報. 第593b期 [2011年12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12月14日).  (中文)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