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麌梨童女
穰麌梨童女(梵語:जाङ्गुली,羅馬化:Jāṅgulī),又稱常瞿利毒女[1]、常瞿利童女[2]、常求利[3]、暨愚梨觀音[4],是佛教的一位神祇[5],記載於《佛說穰麌梨童女經》等佛經中。[6]唐不空譯《觀自在菩薩化身蘘麌哩曳童女銷伏毒害陀羅尼經》中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7][4]
穰麌梨童女 | |
---|---|
驅毒蛇女神 | |
其他名稱 | 常瞿利、常求利、蘘虞哩曳、暨愚梨觀音 |
天城體 | जाङ्गुली |
梵文轉寫 | Jāṅgulī |
悉曇體 | 𑖕𑖯𑖒𑖿𑖐𑖲𑖩𑖱 |
住處 | 香醉山 |
真言 | 唵 阿枲爾賀 戌攞爾賀 吠嚩囉迦臾 仡囉娑 仡囉娑 入嚩羅 入嚩羅 摩賀迦里 摩賀喻祇 濕嚩里曳 唵 頗𪘨普吒囉奚 娑嚩賀 吽 癹吒 娑嚩賀 |
武器 | 三叉戟 |
動物 | 毒蛇 |
符號與象徵 | 孔雀羽毛、施無畏印 |
年齡 | 16歲 |
性別 | 女 |
膚色 | 綠色 |
佛教典籍 | 《佛說穰麌梨童女經》 《佛說常瞿利毒女陀羅尼咒經》 《觀自在菩薩化身蘘麌哩曳童女銷伏毒害陀羅尼經》 |
地區與教派 | 佛教 |
形象
編輯穰麌梨童女為16歲少女,七面四臂(藏傳版本為一面三目四臂),膚色為綠色。持物為三叉戟(象徵三寶真諦)、毒蛇(象徵大悲心可克服毒蛇之怒)、孔雀羽毛(象徵可治療蛇毒之疾)和施無畏印。[8]
“ |
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我念往昔住雪山北,遊香醉山。見一童女,百福相好莊嚴其身,鹿皮為衣,以諸毒蛇而為瓔珞,將諸毒蟲蚖蝮之類,前後圍繞常為伴戲,飲毒漿,食毒果。」…… 修行者作先行成就法已,欲作法除毒之時,觀想自身為穰麌梨童女,身綠色,狀如龍女,具足七頭,項有圓光。應想四臂,右第一手持三戟叉,第二手執三五莖孔雀尾,左第一手把一黑蛇,第二手施無畏。又想七寶瓔珞、耳璫、環釧、臂腳釧,莊嚴其身,並以諸蛇用為瓔珞,想從一一毛孔流出火焰。 |
” |
——《佛說穰麌梨童女經》 |
真言
編輯唵 阿枲爾賀 戌攞爾賀 吠嚩囉迦臾 仡囉娑 仡囉娑 入嚩羅 入嚩羅 摩賀迦里 摩賀喻祇 濕嚩里曳 唵 頗𪘨普吒囉奚 娑嚩賀 吽 癹吒 娑嚩賀[6]
圖庫
編輯-
19世紀不丹唐卡,現藏於魯賓藝術博物館。
參考
編輯- ^ 《佛說常瞿利毒女陀羅尼呪經》CBETA 電子版 (PDF). [2022-05-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6-28).
- ^ 佛學大辭典/常瞿利童女. 維基文庫 (中文).
- ^ 佛學大辭典/常求利. 維基文庫 (中文).
- ^ 4.0 4.1 李玉珉. 梵像卷中幾尊密教觀音之我見. 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組. 198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28).
- ^ 5.0 5.1 穣麌梨童女じょうくりどうにょ. [202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3).
- ^ 6.0 6.1 《佛說穰麌梨童女經》CBETA 電子版 (PDF). [2022-05-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8-09).
- ^ T1264a 觀自在菩薩化身蘘麌哩曳童女銷伏毒害陀羅尼經. [202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21).
- ^ Janguli 穰麌梨童女. [202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5).
- ^ 黃璜. 南诏大理国观音和大黑天信仰关系考——以剑川石窟和《梵像卷》为中心. 雲南社會科學. 2014-08-30, (2014年2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02).